陳錦芳
1936年生於台南。台灣大學畢業後考取法國政府獎學金,於一九六三年赴巴黎留學,先後獲得巴黎大學之法國現代文學碩士及現代美術史之博士學位(特優評等)。1969年完成其「五次元世界文化觀」並在藝術創作方面建立「新意象派」(Ne0-Iconography)之畫風。陳錦芳在歐、美、亞三洲舉行過七十次以上個展,並出版六本藝術書籍。1987、1988榮任AAI舉辦之國際藝術會議美術組主席。1983年陳錦芳榮獲第一屆「台美基金會」人文科學獎牌,整體而言他的作品深具後現代藝術批判的精神與風格,對人文哲學、藝術潮流有嶄新的貢獻。
陳錦芳 與林布蘭的自畫像(二)油彩 22〞×28〞 |
陳錦芳 新大陸之行 油彩26〞×22〞1981 |
陳錦芳 晚安,麗莎 油彩 40〞×30〞 |
陳錦芳 都市的拾穗者 油彩36〞×24〞1986 |
陳錦芳 牛經 72〞×96〞 |
大學指考和高中學測
國文考題背後的政治意涵
假借艱深的考題造成社會大眾對考生的成績
產生普遍低落的印象,趁機大力疾呼搶救學生的國文程度,
要求提高國文科教學時數,增加文言文的分量,
彼等「去台灣化」以鞏固「中國殖民教育」
最後的根據地的企圖昭然若揭。
這個現象值得台灣的社會共同來省思和重視。
文/王壽國(長榮中學)
大學指考和升高中學測已在七月的蟬噪聲中結束了。考後一連串的檢討聲四起,其中尤其是國文科更是飽受指責,大都指向現在學生的國文成績低迷,國文程度普遍低落,然後怪罪教改的成效,批評國文課程綱要中文言文的份量降低,最後的結論無非就是因為扁政府的「去中國化」的教育政策導致國文程度降低的結局,但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過去國文科在教學上是以國立編譯館的教材為主,考試出題也不出課本的範圍,學生如果熟悉教材內容,考試時要得高分並不困難。但現在是採取一綱多本,每一個學校用的課本並不相同,考試出題為了公平原則也盡量避開各家版本的內容,以能力指標作為出題的標準,所以對學生來講題目自然顯得陌生,這樣的趨勢實在是無可厚非。問題是出題老師因為要避開各家版本的內容,所以取材上自然是天馬行空漫無限制,於是中國的文學中無論是詩經、楚辭、漢賦、四書、詩、詞、曲、和各家子書、世說新語等等幾乎所有可以名之為中國文學的內容都可能拿來出題。艱深的國學常識,偏僻深難的古文也都可能成為學生頭痛的考題,拿這樣的題目給中文系畢業的學生來考,恐怕他們還會覺得難無法得到高分,更何況是高中或國中要準備英、數、理、社會科再加上生物、地科等等諸多科目的學生。考出來的分數自然不盡如人意,加上有心人的炒作,造成一般人對現在學生國文程度果然低落的印象,所以要大力拯救國文教學,為了拯救學生的國文程度,就要大大提高教材中文言文的程度,增加國文的節數,不如此好像國民的程度就要降低,國家競爭力就要低落,台灣就好像沒有前途了。我覺得現在學生語文能力比起以前稍微降低可能或許有之,但絕非是因為教材改革降低文言文比率導致的結果,學生普遍學習興趣降低,學習態度消極,可能是主要的原因。
所謂考試領導教學,升學考試的題目怎麼出,學校老師在教學上就會朝出題的方向來教學。升學考試的題目偏艱難,學校老師為了讓學生得到好成績教學時就免不了補充許多額外的教材來增加學生學習上的分量。在沉重的升學壓力下,要求學生去生吞活剝一些超乎他們程度以上的東西,更何況那些教材的內容多半跟他們生長的地方沒有絲毫關聯,跟他們實際的生活也毫不相關?這樣的教學學生又怎會產生學習興趣呢?學習態度又如何積極的起來?
過去台灣的教育無非是「中國殖民式的教育」,國文教學被視為最重要的一環,國文教學的目的本來是為了培養國民文學欣賞的能力和語文應用的能力,但在台灣國文教學更有一個「神聖」的目的就是養成國民的中華民族意識,提升學生「愛中國」的情操,所以在國文科在教育上最為重要,不但課要排的最多,在考試同分時也要以國文成績的高低還作為取捨先後的標準。那時國文老師多麼風光,地位何等重要?
在本土意識逐漸高漲,要求落實台灣主體性教育教育的呼聲逐漸成為台灣社會共識的同時,許多懷抱大中國主義情懷的國文教師,卻假借艱深的考題造成社會大眾對考生的成績產生普遍低落的印象,趁機大力疾呼搶救學生的國文程度,要求提高國文科教學時數,增加文言文的分量,彼等「去台灣化」以鞏固「中國殖民教育」最後的根據地的企圖昭然若 揭。
這個現象值得台灣的社會共同來省思和重視。
《特別企畫二》
期待我國正常化教育之早日實現
-由2005年國中學測社會科史地題目說起
只有台灣史地的比重增至40%以上,
並以還原歷史真象之角度、立場撰寫,
台灣主體的正常化教育才能落實,如此,
被罵為「數典忘祖」的人,也才會由「不認同中國,
不承認是虛構的炎黃子孫之中國人的人」,
變成「不認同台灣,不承認是台灣人,
不瞭解與自己關係最密切的台灣史的人」。
文/劉道義(漳和國中)
本年國中學測,在總共61題之社會科題目中,屬於史、地部份的有:
第一次學測:
歷史23題,其中,台灣史3題,中國史8題,世界史8題,與歷史有關的應用、整合題4題。
地理18題,其中,台灣地理3題,中國地理3題,世界地理7題,與地理有關的應用、整合題4題。
第一次學測:
歷史22題,其中,台灣史4題,中國史9題,世界史9題。
地理16題,其中,台灣地理4題,中國地理4題,世界地理4題,與地理有關的應用、整合題4題。
故兩次學測合計,可區分為台灣、中國、世界部份,歷史方面,台灣佔18%,中國、世界各佔41%;地理方面,台灣佔28%,中國佔28%,世界佔44%。即歷史題目與約呈20、40、40%的教科書比例相近,地理題目則否。
但因人的活動領域都是以數十公里半徑之範圍為主,次為數百公里,千公里以外地區少之又少,故世界各國的史地教育,數十、數百公里範圍之認識都佔40~50%以上,這就是荷蘭、瑞士等中型國以「本郡、本國」為主,美、加等國以「本郡、本州」為主的道理所在。全世界史地教育捨近求遠,不以自己賴以為生的土地為主,而以一生可能都不曾去過、千公里以外地區(中國)為主的只有台灣。
要知道,以世界190國合計只佔40%、份量最重的美國所佔不過1~2%之比例言,中國史地最多只能佔10%,20%是過渡時期的權宜做法。故在台灣,台灣史地佔40%以上,中國史地佔10%或20%以下,其實是放諸四海皆準的「正常化」教育,不是「去中國化」,「去中國化」云者,是抗拒改革者所創、不明就裏者隨之起舞的說詞。
當然,篇幅比重只是基本而已,是否以還原歷史真象,以及台灣立場的史觀來撰寫更為重要。例如:「開羅宣言決定將台灣、澎湖歸還中國」;「1949年,蔣氏父子自中國運來的黃金對台灣經濟繁榮之貢獻頗大」等立場之史觀,都是符合蔣氏父子之舊中國-正好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立場的史觀,事實的真象、也是台灣立場的史觀應該是:「開羅宣言只是無人簽字的新聞稿,決定台灣前途的是舊金山和約」;「1949年以前,價值等於蔣氏父子自中國運來黃金數十倍的台灣工農產品大量運往中國,是導致二二八事變,及經濟破產、四萬元舊台幣才能換一元新台幣之元凶禍首」。
只有台灣史地的比重增至40%以上,並以還原歷史真象之角度、立場撰寫,台灣主體的正常化教育才能落實,如此,被罵為「數典忘祖」的人,也才會由「不認同中國,不承認是虛構的炎黃子孫之中國人的人」,變成「不認同台灣,不承認是台灣人,不瞭解與自己關係最密切的台灣史的人」。
《特別企畫三》
認為台灣地理僅占高中地理教材六冊中第二冊的6分之1,
若依此比例,台灣的考題應只占36分之1,考2題占4分都太多。
此種「復古」式的分析法,
無異重返我國面積一千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時代。
文/袁志仕(成功高中)
每年大學入學考試(指定科目考試),各科的解題及試題分析都是7月2~4日的重要新聞,地理考科有關台灣、中國考題的出題比例,常成為敏感的政治問題,命題者當然也知道,考題要經得起不同國家意識型態者的批評與考驗。
就區域地理的比重而言,近年來大約以台灣/世界/中國各占l/3,參酌教材章節數略為增減,這樣就是一份四平八穩的考題,不致於被批評有關台灣的考題太多或太少。以往分析或批評的重點在考題的部分,今年反而不是考題部分,而是評論考題的「評論」部分,尤其台灣考題比例高低的論點,非常值得探討。
大學聯考時代的考題分析法,已不適用於現今學力測驗、指定考科的試題,但是報紙的的評析或出版社題本式的試題詳解與分析,仍有遵「古法」炮製的現象。指考於7月3日 結束,次日聯合報地理考題的分析與評論,於A2版以「地理/台灣考題38分/比重過高」為標題,此一標題是採用某校地理教師的考題分析。
台灣考題比重過高的說法,論點有二,其一是將考題有台灣、澎湖、大台北地區等地名出現的題目都歸類為台灣相關考題,共計38分。其二認為台灣地理僅占高中地理教材六冊中第二冊的六分之一,若依此比例,台灣的考題應只占36分之l,考2題占4分都算太多。此種「復古」式的分析法,無異重返我國面積一千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時代,台灣是中國35省的一省而已。一份「中外」地理的考題,有關台灣的考題能考幾題呢?遙想有35省國代、立委的時代,在立法院、國民代表大會,台灣省的立委、國代能有幾席?真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以現今六冊地理教材內容而言,第一冊的自然、人文地理,高三兩 冊的應用地理,配合理論說明、實例應用,幾乎全部取材自台灣。此一部分的考題就地理學的細分類,不應歸類為區域地理的「台灣地理」,例如題組8-10題的侵台颱風路徑圖分析,應屬應用地理的災害防治,題組6-7題的台灣西部海岸的地層下陷、侵蝕,應屬地形學應用的海岸線變遷分析。
有關台灣的考題應占多少?六冊中占三冊的系統地理及應用地理,再加第二冊區域地理的內容,台灣地理與中國地理之比約l:3至1:6不等(各版本不同),若再考量指定考科高三課程應占較大比重才算符合教學原則。有關台灣的考題占30分至50分算是適當比例,所以今年38分的比例豈有「比重過高」之理。
題本式的詳解,通常都會將題目出處列出,因版本不同,須以課程綱要的單元名稱為準,結果有關台灣的考題,大部分出自「台灣地區」單元,中國經濟活動及區域發展的考題則出自「我國當前的世界地位」。不知是有意、無意還是故意,這樣的考題詳解,明顯的形「中國是我國,台灣是地區」的概念。
地理第二冊(高一下使用),課程標準稱本國地理,範圍包含台灣地區、華南地區、華中地區……等,最後兩單元名稱是:「我國近代的地理變遷」「我國當前的世界地位」,以此架構來看,我國應指中國,所以部分出版社就將我國改為中國,以「中國當前的世界地位」為章名,內容甚至完全沒有台灣,因為在世界上要論地位,只有國家的身份才有地位,既然以中國為我國,當然世界上沒有台灣的地位。
高二的世界地理,最後一個單元是:「世界與我國」,主要概念有經濟合作、APEC、海外投資等,以此推測,我國應指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台灣國家定位的混亂,由此可見,至今仍是不正常國家,所以地理考題分析評論不正常算是很正常的現像。(本文精簡版「台灣考題比重恰恰好」登於自由時報1994年7月6日 自由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