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師聯盟機關刊物

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一

第2期(1996/08/10)

《藝術家掠影》   
倪蔣懷
台灣最早的水彩畫家,推行美術運動不遺餘力。1893年生於台北,1920年台北師範學校畢業,受石川欽一郎的阻止而放棄進東京美術學校深造,留在國內,專心經營礦業,同時大力支援美術運動。先後成立「七星畫壇」、「台灣水彩畫會」、「赤島社」。其畫作不多,名氣亦不大,但把對藝術的理想轉化為服務社會人群,牽動整個台灣美術活動的歷史價值無庸置疑。1942年得糖尿病身亡,為美術界一大損失。
平溪風景 水彩畫  1927
基隆附近築港 水彩畫  1927
 淡水教堂 水彩畫
1936    淡水風景
 焦點評論》
陳靜是哪一國人?
文/劉明新 〈新埔國中〉
        自從亞特蘭大奧運開幕以後,台灣人民就引頸企則代表「中華台北」的選手能突破零獎牌。這個願望直到八月一日凌晨,「我方」選手陳靜確定得到銀牌之後,才真正了卻了心願。雖然僅此一面,可是心虛的台灣人民,卻依然隨著統派電視和報紙莫名的高興了一陣。不知他們歡欣一陣之後,會不會像我一樣陷入惱人的沉思之中?
      「陳靜是哪一國人?這是我首先要教台灣人民的。
       依陳靜的說法:「不論代表大陸或中華參賽奧運,其實她為的都是中國人。」顯然陳靜認為,不論海峽兩岸哪一國,都視同文同種的「中國人」;得牌不只是「中華台北」的光榮,也是「中國人」的光榮。換句話說,她的說法與海峽兩岸統派和官方說法是頗一致的。那就是:「中國只有一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或「一個中國就是文化的、歷史的、未來的中國。」所以「我們都是中國人」,「無論海峽哪一方得排,都是自己的同胞」。
        問題是,這種以文化中國或歷史中國,甚至什麼「未來中國」做理論的文字遊戲兼愚民手法,全世界大概除了海岸兩「國」之外,是沒有人聽得懂的。因為稍有現代國家觀念得人都知道,要認定一個人是哪一國人,不是看他的民族、血緣、文化或宗教信仰,而只要看他的國籍─政治法律上的歸屬─就一清二處了。所以新加坡華人不是中國人;美國唐人街的華人也不是中國人;李光耀不是中國人,太空梭做研究的王贛駿不是中國人,得諾貝爾獎時的李遠哲不是中國人〈頂多是台裔美國人〉;甚至在台灣的兩千一百三十幾萬人民─包括陳靜,都不是中國人。因為全世界大部分國家所承認的中國唯一合法政權─中華人民共和國,立國四十七年來,從沒有一分一秒統治過台灣;我們沒有向它繳稅。當兵,也沒有申領它的國籍和護照。我們是獨立生存在它之外的!
        這樣說來,陳靜應該是「中華民國人」或「ROC人」了?事又不然。因為只要看過此次奧運「中華台北」的窘狀,任何想「捍衛中華民國」的人,若有智慧,都該幡然醒悟。試問:陳靜獲得銀牌時所升起的是什麼旗幟?是李登輝在電視上所授的那一面嗎?奏的是什麼歌?是那首由黨歌變來得國歌嗎?為什麼揮舞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會被美國警察抬出場?這就是問題的癥結所在:中華民國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所繼承,早已變成「一個中國政策下的非法政權和叛亂團體。它的國際人格在萎縮、主權和治權也逐漸在消失。在聯合國裡和在奧委會中,「中華民國人」是沒有國格的。我們也實在看不出來,「中華台北」和「中華香港」有什麼差別。所以陳靜跟你我一樣,到目前為止,既不是中國人〈因為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籍〉,也不是「中華名國人」〈因為分裂分治兩個中國不可能被承認〉。我門是一種記曖昧又奇特的麻木存在─雖然我們有著國家的一切條件。
        最遺憾的是,我們至今仍未建立一個名叫「台灣」的國家讓陳靜成為「台灣〈國〉人」。陳靜不是感慨的說:「不要把我當外人」嗎?如果台灣以建國成功,在聯合國又有席位,我們是歡迎來自中國的陳靜規劃為台灣籍並把她「當一家人的」。如果她不願認同台灣,也無所謂,我們會以堅強且自尊的國家認同,培養出更多的陳靜,好為台灣在國際運動場上揚眉吐氣。
       看陳靜為「中華台北」得銀牌,台灣人民心境是十分複雜的。不知該喜,還是該悲。對我而言,只要想到「陳靜是哪一國人?」我就悲從中來,因為不只在奧運場上,在國際社會裡,我們─包括來台的陳靜,猶是無國之民的「台胞」〈呆胞〉啊!
       陳靜是哪一國人?相信不久的將來,她會成為台灣國民,為台灣而出賽。

《教育改革》
學校補習班  文/莫之
        台灣升學工業愈來愈發達了也更徹底了,最近一些私中在報上刊載的招廣告以名師及高升學率為訴求,其廣告手法與一般補習班無異,不仔細看還以為是一間補習班廣告。
        其實這種學校補習班化的現象不只是存在私立學校,我們的公立學校也大多在其能力範圍內盡量補習班化,例如:變相分班、留校輔導、以創造高升學率為學校發展總目標。因為若不入此,家長開始人心惶惶指責學校辦學不力,進而將子女轉往明星學校。一般來說,愈明星學校,補習班化愈高,補習班化反之愈低的學校,通常是所謂的爛學校。
        我帶的第一批學生在暑假過後也即將入國中就讀。面對國中他們有著相當深的恐懼與不安在他們的日記與日常談話中,經常透露出這樣的訊息:成績跟不上怎麼辦?國中學生好壞孩子、流氓好可怕。
        從自己過來人的經驗以及對國中的觀察,深深感受到,國中是台灣現存教育體制中最糟糕的階段。教育原本是幫助學生獲得發展及培養信心的地方,但是我們的國中教育似乎變成專門讓學生喪失信心的地方,我們很難相信一個考試總是考不及格的學生,還會對學習產生興趣。倘若這位學生在其他方面有特殊表現與專長,那麼上能彌補其在課業上的缺憾,然而我們可以發現在競爭激烈的升學考中,大部分學生的多元性向及才能往往早就被家長、學校、社會甚至於自己給壓抑,也沒機會獲得發展。所以一旦學生們無法在課業表現上獲得表現及肯定,那麼等於宣告其死刑。因此在此情況下他變得一無是處,於是青春期叛逆階段的國中生,當再主流體制找不到出路時,只好尋找另一種形式的肯定與信心。吸毒、暴力罪等。
        我們的學校變成了補習班,也是讓學生喪失信心的地方,而我們這群老師也常常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此共犯結構裡得一員。大家都在升學工業中忙碌,被犧牲。

《文化觀察》
請您與我一起思考文化!
文/劉大和 〈光啟高中〉
        稻橄先生囑我寫文章觀察專欄,左思右想,不知第一次要寫些甚麼比較恰當,想過許多題目,卻也都覺得不妥,這或許反應了文化本就是一個多元複雜、甚至許多領域互不相連屬的現實。自古至今,許多思想家都想捕捉文化的本質,也對文化的本質作了許多探討與描繪。但是,從來沒有一個理論是無所不包的,也沒有一個理論是可以含括所有的文化現象。作為一個文化現象的探索者,或許這註定是一個無法超越的憾事!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又必然提醒吾人,面對世界的複雜,人們的思想必須時時保持謙虛與反省的態度!不僅人們面對大自然必須謙虛,就連人面對人的社會本身也必須持一分反思的態度!而這正是當前台灣社會所缺乏的!也正如我上篇文章所表述的,在我們的教育裡,我們實在太缺乏反省的教育,我們把許多事情視為理所當然,不須加以反省!
        如果我們不想把這裡的討論當作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的文化小品,而是希望更加深層一點的討論台灣文化的話,那麼,我必須請讀者與我一起枯燥乏味一下。
        對於文化,我最重視下列三個主軸:一是關於經濟現實對文化的影響;二是在社會中,對於善惡的認知與其結果;三是人類對於音樂、建築、藝術、思想…等等的表現!
        關於第一項,經濟現實對文化的影響,受傳統教育訓練的人,難免都有一種觀念,認為文化與經濟無關,而把這個拿來說明中國文化比西洋文化好。常常忽略了,在俗民社會裡,決定人們最大的,常常不是那個只在經典書籍中可發現的深奧思想,而人們的經濟生活,畢竟在現實中!人門花在工作時間上,以及他所獲得的所得,經常左右了他的一大部分生命,每天在菜市場上賣魚的、在屠宰場裡殺豬的都很難想像他們會喜歡「天人合一」之類的思想!亞里斯多德也表示,沒有財產,人們就失去了慷慨的美德!貧窮一直是許多人們必須與之戰鬥的對象!
        當然,挖深一點,一個國家的社會經濟結構,對人民的影響是多麼深刻!那些鼓吹台灣與中國統一的人可能就忽略了兩地的生活是多麼大得不同,在那樣的一個產生力仍然不夠的社會中,許多人還必須依靠踩再他人的頭上才能夠享受比較好一點的生活!在那樣的社會裡,人們對於是否能夠自由自在的發展自己的才能就更遙遠了!另外我們也可以從兩個經濟體系如果結合唯一的時候來做思考,人們所必須面對的,可能不是所謂互補經濟的無窮希望,而是一場經濟體系被摧毀的大災難!
       經濟的影響,並不只是想拿來思考統獨這種大問題!其實它可以說明的可能更多,每每我們希望人們如何如何,社會就因此會如何如何的這種美夢,常常必須受到一點點的限制,那就是多數的人們脫離不了他的生活〈或說經濟生活〉太遠了!想清楚了這一點,就會對許多政府官員慣用的大道理嗤之以鼻!他們的說法經常是在掩飾自己無法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有效做法,而必須以「勸人為善」這樣的包裝出現!
        因篇幅關係,其他留待下次在談吧!

《島嶼文學》
強權之下的公理賴和的一桿稱子
文/邱麗卿 〈延平中學〉
        生活於一八九四年到一九四二年間的賴和先生,以一個醫者的角度,兼以整個人生的親聞親見,反映日本殖民時期的台灣社會。作品中有極強烈的反抗意識,而他所反抗的,是一個與封建截然不同的殖民制度,所以其中包含著屬於那個時代得民族意識。
        在「一桿稱子」作品中,主人翁「秦得參」所代表的,即是那個社會中極普遍存在農村弟子畫像;生活貧苦、家無恆產,求生可能,但要一分耕耘,即有一分收穫卻絕對不行。做長工、「贖田」,全都得看主人臉色過日子,這些困礙所致,便是人命的輕薄,所以秦得參的父親早死,自己也因工作勤苦而得病。於是原本可以好轉的生活又陷入了另一個悲苦命運的循環之始。
        然而我們仍驚喜的發覺,如此社會裡,人們猶然展現了一種彷彿牛筋草般強韌的生命力─他們無須肥沃的土地、充分的照顧,卻仍在瘠土上茂茂綠綠的緊抓著泥土,向上生長、四處擴張。得病之後的秦得參,像鄰家借了一桿稱子,在鎮上尋得了販售生菜的活路。
        故事裡的「稱子」,隱然展現著一種既定的公理,它權衡兩端,照見事實,分兩不差。更尤其在日據時代,稱子是官廳的專利品;它不是普通人任意購得,更不可能私自製造,這樣的象徵,極強烈地突顯出被殖民式經營的台灣,官廳所掌握的已不只是執法者,更是「法」的製造者。他決定了一切行為的合法、不合法、道德、不道德、更替代了一切的價值標準。
        然而,秦得參所尋得的活路,卻被執法的巡警以莫名的理由,將意義深長的稱子折斷了。秦得參的妻子花了三塊錢保出丈夫,而秦得參卻在元旦清晨,殺了夜巡的警吏,並自盡於自己家裡……。
       秦得參在最後驚心動魄的選擇,卻在賴和先生的筆下,平靜地、簡單地寫出,恐怕這才是與現實最貼近的處理方式。在大時代裡,每一個悲壯的生命所呼嘯而出的狂吼,卻往往沉寂地消隱於茫茫的無聲之中,然而它雖只是一齣悲劇,卻至少是一個生命實踐的喜劇─「人不像個人,畜生,誰願意做。這事什麼世間?活著倒不若死了快樂。」秦得參抗拒不了無理的世界,但他選擇了眼前他認為比較快樂的方式,死亡已不只是死亡,在他的生命裡,這是很公平的─為那被折斷的公理,他選擇了痛快的殉難。

《詩詞欣賞》

阿爹的飯包  文/向陽〈河洛語〉                                  
美一日早起的時候,天猶未光                
阿爹就帶著飯包                                         
騎著舊鐵馬,離開厝
出去溪埔替人搬沙石                                 

每一晚阮攏 teh想                                        
阿爹的飯包到底什物款                             
早頓阮及阿兄食包仔配豆乳                     
阿爹的飯包起碼也有一粒卵                     
若無按怎替人搬沙石
                                                                            
有一日早起時,天猶烏烏                              
阮偷偷行入去灶腳內,掀開
阿爹的飯包:無半粒卵
三條菜脯,蕃薯籤參飯

秋,來香  文/杜潘芳格〈客家語〉
細細個水毛仔
涼涼個一陣
街上裝上秋衣個細阿姐
秋陽一露面
看到了深藍天空
舉起右手,讓手拍掌染上藍色
街上來往個細阿姐
頭頂插上一蕾香
微微馨香那位來
從山幽谷跟秋來

1996年7月大事記
〈文/劉明新〉
7.1:民進黨國大告國民黨國大議長候選人謝隆盛偽造學歷。謝隆盛的學歷竟然是「美國太平洋學院經濟學博士」!
7.1:香港八議員帶著六萬位香港民眾簽名反對成立「臨時立法會」的意見書赴北京抗議,在北京機場遭中國公安登機隔離審查,並沒收回鄉證,被原機遣返香港。香港人的命運會不會就是台灣將來的命運?
7.3:中研院長李遠哲主持院士會議開幕典禮抨擊:五十年傳統權威和人治封建遺毒未能完全清除,社會上仍殘留著許多不合理的觀念和習慣,造成改革工作窒礙難行。
7.12:蔣緯國、蔣孝勇這對叔子,建議將蔣介石父子棺木運回中國安葬。目的是為了促進中國統一。這真是中國式鬥爭的精華,連死人都可以派上用場。不論是對政敵表示不滿,或是對特權失落的一種抗議,均令人不齒。
7.12:國民黨國大吳國重在國大開議時提出「承認外蒙古獨立案」,獲李登輝大力支持。看來固有領土的神話將要一一打破了。
7.13:民進黨主席許信良表示:「明年縣市長選舉中,在部分選區可以不推出民進黨候選人,轉而支持新黨的候選人。」台灣人民看得霧煞煞。
7.16:中國學位,教育部決先擇校採認。─這是向敵人拋媚眼,賣台工程得一部份。
7.17:馬祖立委曹爾忠表示:從大陸直接引水至金馬,李登輝總統不贊成。
7.21:針對日本右派團體將釣魚台構築燈塔一事,「反共愛國聯盟」舉行記者會,竟然呼籲中國基於民族大義,出面干涉,要聯中抗日。這無異自我矮化,出賣台灣。反共愛國原來是假的,甘心向敵人稱臣依附才是真的。台灣人民可得當心!
7.21:政客宋楚瑜也向中國拋媚眼:呼籲中國拿出總統選舉前維護領土完整的決心,確保中國中國領土的完整。原來他認為中國試射飛彈是打壓台灣獨立必要手段,恐嚇台灣人民是對的。
7.22:中國偷渡犯孫鋼硬闖金門縣政府,以爆裂物挾持五名人質。台灣海防之疏漏可見一斑。因金門前線尚且如此,台灣更不必說了!
7.22:國大首日同意權審查,朝野打成一團,據說是有史以來最激烈一戰。但台灣人民已見怪不怪,視若無睹了!
7.23:考試院長被提名人許水德今日在國大資格審查時哼了一首「農村曲」表示他有台灣意識,但他也堅持統一。官腔官調,甘心為奴,令人作噁。
7.23:原子能委員會規劃拆除桃園市八條輻射街。
7.23:十六友邦在聯合國提案,要求討論成立委員會,以研究中華民國無法參與聯合國活動的特殊情況。這已是四年的老把戲了,國民黨政權卻仍然這樣玩弄欺騙台灣人民!
7.25:我國向美國採購的一百五十架F16戰機首架在美國德州正式出廠。
7.25:建國會表示目前已組成組黨八人小組,正擴大研議中。其中黨名有建議以「建國黨」或「獨立自由黨」為名稱的。
7.30:1賀伯颱風侵襲台灣,災情慘重。國民黨主政的千億元防洪計畫不堪一試。2台灣教授協會舉行記者會,抨擊民進黨墮落,已全盤否定台灣憲草。
7.31:建國會代執行長李永熾表示,組黨勢在必行。許信良拜訪台教會,稱「所有民進黨都是台獨基本教義派」。台教會秘書長戴寶村則表示過去對民進黨「又愛又恨」,現在則是「無愛無恨」。

《優美的鶴佬諺語》
父母疼子長流水,子想父母樹尾風。
《優美的客家諺語》
食水都愛念著水源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