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掠影》
席德進(1923-1981):原籍中國四川的新住民,1948年隨軍來台。初到時於嘉義中學任教數年,1951年與李仲生等共同舉辦「現代畫聯展」,1957年第一次個展。1962-1966年遊學歐美,然心繫台灣。回台後全力投入發掘台灣古建築與民間美術工藝之美,並以溫濕彩墨的技法大量描繪台灣的風土景觀,而成為其畫風的一大特色。人物畫的線條頗類巴黎派的畢費粗獷有力,用色大膽造形獨特。
席德進 古厝 1973 水彩 57.5x79cm |
席德進 自畫像 1951 水彩 51x43cm |
席德進 黃花 1976 水彩 57.3x76cm |
席德進 嘉中風景 1949 水彩 27x39cm |
席德進 正坐少年 1961 油畫 100x80cm |
《焦點評論》
台灣教師的社會責任不幸親中勢力復辟成功,民主自由法治倒退,在「一中原則」、「一中屋頂」政策下,台灣將毀於一旦,將繼香港之後,成為第二個被中國併吞的國家。以最現實的層面而言,老師的工作、薪資、退休俸都將化眼成空。到時不要說五十萬人出來遊行,即使五百萬人出來示威抗議,中國領導人馬上脫口而出:誰理你們。
文╱李川信(新埔國小)
去年9月28日 台灣各級教師幾萬人上街頭遊行,這是台灣歷史上純教師遊行的第一次。這次遊行的主要訴求是團結、尊嚴、要繳稅、組工會,其中要繳稅、組工會的訴求較具體;要繳稅,符合社會公平正義原則,不用遊行也可達成目標,但組工會的訴求,在激情過後,在時間的延宕一年之後,組工會的訴求,好像也束之高閣,不再被提起。這次的遊行,社會普遍的看法,皆認為是一次失焦的行動,其真正的目的是反改革、要抗稅,老師不幸淪為階級利益的擁護者。如果這次行動的目的是為關懷弱勢、保護生態環境、或擁護台灣國家尊嚴而來,整個老師的形象、尊嚴必定大為改觀,馬上受到肯定;可惜的是,失焦的訴求、既得利益的抗爭,模糊老師的形象,貶低教師的尊嚴,為此,台灣教師的社會責任,也成為大家探討的焦點。
任何行業都有社會責任,教師是社會安定的力量,負有傳道、授業、解惑的重大職責,老師的社會責任無庸置疑。
一‧專業知能的擁護者:
公司的產品是由公司成員研究發展出來的,相同的,教材、教育的改革也因其有發展延續的特性,理應由站在第一線的教師帶頭出聲;但有教改以來,從最早期的由上而下由外而裡的改革,已進步到權利下放至教師手上,也因而有各級教師會的成立,有各級教師參與版本教材的編寫,有多元的師資進入教育體系,凡此種種,見證參與這波改革的第一線教師不勝其數。然而最近卻看到所謂「教改萬言書」,大談十年教改失敗,內容不但空泛缺乏具體意見,而且明眼人一看皆知其盲點所在,更遑論具有專業知能的教師,絕不會隨之起舞,而這些言論竟出自數位所謂「學者」的手中,真是叫人錯愕不已。台灣全國的教師不應沉默不語,明知其言論空泛,就應站在教師專業的立場出面說明,以正視聽。這是您的社會責任之一。
教材內容是教育的靈魂,也是教育專業的表現,但可惜大部分教改人士只著重在教法的改變,只著眼在學生升學壓力的減輕,對於教材的內容都不敢去碰觸。明知我們的教材大多欠缺台灣主體意識,因而培養出來的國民也很難認同這裡的土地和人民,然而站在第一線的教師,對於背離土地與人民的教材,不也應站在專業的立場勇於發聲?教材違反教育原理,教師當然有權力去改變它。然而,親愛的老師,您出聲了嗎?這也是您的社會責任之一。
二‧尊重多元文化與差異
台灣歷經高山族與平埔族的原住民經營,荷蘭、西班牙、明鄭、清朝、日本及國民黨外來政權的統治,而形成台灣一個多族群多語言文化的移民社會,我們老師有責任去承受多元文化的滋養,尊重多元,包容差異,讓台灣呈現多元文化的優質風貌。因此,因地制宜,融入當地文化,教導學生尊重多元,讓學生展現不同文化的風貌,也是您的社會責任之一。
三‧關懷社會與生態環境
老師應多關心學生,關懷社會弱勢族群,重視我們生活的環境品質。過去,多數的的教師沉迷於升學主義的績效,所培養出來的學生,不關心周遭的社會周遭的環境,導致台灣社會人與人間的冷漠疏離,生態環境也受到嚴重破壞,然而並非所有的教師都有如此謬誤的主張,誠懇希望有意識的老師站出來發聲,讓家長、學生、社會人士感受到老師的熱情與責任,聽到老師理想的呼喚。要知道,老師的尊嚴不是建立在利益的抗爭遊行上,而是建築在對社會的關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對理想的堅持上,唯有如此,才能重建尊師重道的社會,找回喪失已久的教師風骨。這也是您的社會責任之一。
四‧培養公民意識
老師負有傳遞人類文明福音的責任,老師可以為學生建立人與人、國與國之間平等互惠的普世價值,老師可以關心公共議題,老師可以提升社區意識,老師可以追求人類民主、自由、法治的普世價值;因此任何違反此普世價值的政黨或國家,老師們應勇敢的站出來予以批判、抗議,而不是隨波逐流,漠不關心,這樣所培養出來的學生,才會是具有理性、反省批判能力的現代國家公民。這也是您的社會責任之一。
五‧承襲台灣文化精神,強化國家認同
台灣數百年來遭受外來政權統治,已逐漸建立一套台灣文化的反抗精神,可惜國家認同的意識卻困惑著你我,撕裂你我的感情,力量無法凝聚,無法一致對抗敵人。其實國家認同是台灣最大的公共政策,只要我們認同土地,把養我育我的台灣,當成唯一的祖國,我們國家認同很快就能水到渠成,我們及後代子孫就能在這裡建立永續發展的美好家園。因此,培養認同這塊土地認同這個國家的子民,也是您的社會責任之一。
2004年台灣總統大選是台灣歷史的重大抉擇,選擇本土政黨繼續執政,讓中國死了想併吞台灣的這條心,台灣才能永遠安定。如果不幸親中勢力復辟成功,民主自由法治倒退,在「一中原則」、「一中屋頂」政策下,台灣將毀於一旦,將繼香港之後,成為第二個被中國併吞的國家。以最現實的層面而言,老師的工作、薪資、退休俸都將化眼成空。到時不要說五十萬人出來遊行,即使五百萬人出來示威抗議,中國領導人馬上脫口而出:誰理你們。
其實所有的教師不是在乎那一個政黨執政,而是在乎誰能早日讓台灣建立主體性,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獨立自主的現代民主國家。只要台灣所有的政黨都認同這個國家,認同這塊土地,誰執政,我們當然不在乎。
在9月28日 前夕寫出台灣教師的社會責任,句句肺腑之言,願請全國各級教師會幹部、老師三思與共勉。
——談國中兩次基本學力測驗國文科試題倘若中國方言可以命題,那些批評台語入題的輿論,是以怎樣的立足點 《2003年國中基測體檢》
歧視台灣語文的
國中基測
在檢驗台灣語言呢?更可悲的是,除了命題委員,連 老師、學生在作答此題時,頂著中國小說名著的光環之下,對此題目不僅毫無異議,甚至還頗為讚賞。看哪!我們教育出多少對中國方言習而不察,對自己語言卻百般歧視的台灣國民!
文╱吳佳容(宏仁女中)
隨著四月的中國肺炎(SARS)高峰過去,人們的生活步驟又回到常軌,對於大多數的民眾而言,生活恢復到似乎不曾有過人人避中國肺炎如蛇蠍的經驗。但是相信今年家有應屆國三生的家庭,對這場驚心動魄的災難勢必別有一番體會,因為原訂五月、六月舉行的兩次基測,在中國肺炎肆虐下延後至八月中旬才告一段落。
顧名思義,基本學力測驗的實施目的便是要測驗出學子們經由國中三年的學習,是否已具備了國中生應有的基本能力。專就國文科而言,測驗出語文的使用能力-包括字詞的辨別、閱讀文意的理解等-是這份試卷的目的。然而在國民黨黨化教育長期獨尊中國文(化)的積弊下,「中、台」不分的遺毒至今依然肆虐,以致於課文中提及中國史地方面時,總以「我國」做註腳,基測題目的設計也是陷入國家認同的混沌中。兩次基測雖然因中國肺炎而延後,兩次基測的國文科共96道試題中,卻依然無視中國肺炎對台灣造成的身心靈的巨大摧殘,依然不自覺的(亦或有意呢?)讓中國意識宰制而不察。
我們不妨由今年兩次基測中使用的命題材料,以及題幹的敘述來看國人國家認同的錯亂情形。檢視兩次基測中的國文科試題,台灣語文(含閩南、客家、原住民語)均未入題,台灣文學作品方面(現在或曾經在台灣居住並發表作品的作家亦列入統計),第一次基測(以下簡稱基一)出了吳晟的現代詩<水稻>(39、40)、劉俠<生之歌>(8)、劉墉<你自己決定吧>(37、38)。第二次基測(以下簡稱基二)有洪醒夫<紙船印象>(34)、星雲法師<端茶的音樂>(37、38)與邱逢甲的古典詩<有感書贈義軍舊書記>二首(47、48)。台灣文化方面則置入一段對鹿港木雕家黃媽慶創作風格的描述(基一19)、提及台灣地名也有一題(基二43)。總共96道試題的試卷中,與台灣文史有所關聯的題目一共12題。若將只有題幹有關,選項則全是中國古典詩文題目--第一次基測的19、40題與第二次基測的34題,另有第二次基測的43題雖是台灣地名,但是置入中國古典詩中--排除時,全部只剩8題。
再看看與中國有關的題目有多少呢?以中國古詩文為題(含選項)的有23題(基一:4、17等;基二:4、5等);與中國語文、史地方面有關的有6題(基一:11、28、40;基二:2、7、4),總共佔了30題。根據以上的統計,在這兩份試卷中,台灣與中國之比是1:5(這數字尚未算入對聯、匾額、六書、書信用語等中國文化的產物)。難道是台灣語文可供出題的材料如此貧乏?以致於只好大量藉助中國的幫忙?台灣在日據時代便有賴和等人開創新文學,更早在清朝時沈光文帶來傳統古詩,先人留下和台灣有關的古詩文數量並不少,可見並非台灣沒有足夠的詩文作品可供命題。令人不解的是即使台灣文學的研究與追尋本土文化的熱潮已逾十年,能進入試題的,仍然遠遠追不上中國詩文。這其中潛藏的問題,還是國家定位不明惹的禍!
試舉一二道題目來分析,來看以中國為「我國」的認同錯亂情形。
基一第11題: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這兩句話透過「天下」、「桂林」、「陽朔」的層層比較,來說明陽朔的山水美景冠絕天下。
這題題目的題幹與五個選項全是中國地名(答案: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標榜中國有好山好水,眼中只看到中國的佳山秀水,卻吝於從台灣佳景中取材(用台灣童謠:一二三,到台灣,台灣有個阿里山;或是流傳竹苗交界的南庄諺語:美不美南庄水,親不親故鄉人…等來測驗學生對映襯或層遞修辭法的了解能力綽綽有餘),自甘墮落為中國觀光的宣傳者,出題者的心態不無可議。
幾十年來台人對這兩句中國貴州民諺之所以能琅琅上口,當然要歸功於國民黨中國教育的成功,要在短時間內清除這些渣滓的唯一方法,便是在引用中國材料時,需如同提到英國心理學家布洛(基一12題)的方式,注明國籍,讓台灣與中國,一邊一國。否則提到布洛、培根時是附上時代、國籍,將文天祥、洪醒夫、黃媽慶視為同類,把中國文人、作品與台灣的文學家、藝術家歸為一國,繼續誤導台灣學生的國家意識,如此委員已無資格再擔當命題的重任!
再以語文材料為例。還記得一兩 年前曾有以台灣俚俗諺語為題,卻受到批評的不當,理由是原住民、客家人不懂台語怎麼辦?而這次基測中由中國小說《水滸傳》引了一段俚語:「君子失時不失相,小人得時把肚漲,大家驢兒學馬走,到底還露驢兒樣」(基一28),對於這不是台語、也不是客家語、原住民語的中國土話,要台灣的國中學生如何理解?倘若中國方言可以命題,那些批評台語入題的輿論,是以怎樣的立足點在檢驗台灣語言呢?更可悲的是,除了命題委員,連 老師、學生在作答此題時,頂著中國小說名著的光環之下,對此題目不僅毫無異議,甚至還頗為讚賞。看哪!我們教育出多少對中國方言習而不察,對自己語言卻百般歧視的台灣國民!
有鑑於在中國打壓下,台灣國際地位處境日益困難,為了建立以台灣主體為思考本位的國家意識,政治、教育、文化方面全面「去中國化」是當務之急。「去中國化」的主張其精神並非全盤否認台灣文化曾受到中國文化影響,但就像台灣文化也曾受荷蘭、日本等國影響一樣,中國文化容或比重多些,但都是外來文化的一部份。無視台灣文化的豐富多元,眼中只有中國的做法,不僅昧於事實,更有礙台灣追求新而獨立國家的現實意義。我們願意以包容的眼光來看國中基測的取材,在命題時若要使用中國古詩文時,應做到:第一、使用的比例不應超過台灣詩文。第二、使用中國文史的材料時,敘述方式應視為其他國家的文人作品。
今年基側使用的命題依據仍是國立編譯館編製的教科書。六冊的國文課本選文內容,白話文和中國古文的比例約是1.6:1(以第一冊言,白話文與古典詩文的比例是2.8:1,第六冊是1.2:1),而白話文中,台灣出身的作家與中國出身的作家比例則是1:7(也就是平均一冊1.6人)。所謂國文,實際上是中國文的教育。根據這樣的教材來命題,台灣文學作品受到忽視的命運便已注定,期許以這樣的文章命題能有台灣的本位思考,當然無異緣木求魚。
因此我們除了一方面尋求教材選文的「去中國化」,在政治上追求台灣主權獨立之外,也要向命題委員們以及擔任國文科教學的老師們鄭重呼籲:倘若中國打壓台灣的野蠻鴨霸嘴臉與您有些距離,但請別忘了中國肺炎對台灣、對您週遭親人、朋友的傷害!請拋開大中國的迷思,命題與教學時拒絕以中國為本位的思考模式,讓台灣與中國,一邊一國!切勿繼續為虎作倀,淪為台灣教育的罪人!
《2003年國中基測體檢》
輕忽臺灣史的社會科
文╱任元珍(江翠國中)
臺灣從三月發現第一個SARS可能病例,一直到
以下針對社會科的內容屬性作一對照:
整體來說,本科測驗試題雖然符合中間偏易難度原則,但仍可看到十分不合理的現象:
(1)第二次測驗,地理科總題數只有17題偏低。
(2)有關臺灣史題數偏低:第(一)、(二)次學測比例分別是 5╱22與6╱25,而中國史題數則佔有11╱22與9╱25。以出題涵蓋臺灣史、中國史、外國史而言,加上本土的主體意識思考,則臺灣史比例起碼應佔 1╱3 以上。
(3)臺灣史各章的題數分配不均:國一課程<認識臺灣~歷史篇>的章節如下:
由上表可看出,有三章幾乎沒有命題,而集中於其他三章。
筆者任教於國中,是以歷史科的專業教師的角度來看這兩次測驗命題。以今年畢業生為例:一年的課程是認識台灣史、二年級認識中國史、三年級認識外國史。每每只有在第一次及最後一次模擬考的時候,才又拉回一點點台灣史的記憶,卻已是模模糊糊的片段。有時候也並非學生不用功,而是他們要準備的科目繁多,期盼 93學年度「九年一貫課程」全面實施,社會科內容統整後情況能夠改善。
很多教師都有段考命題的經驗, 要做到難易適中,又有鑑別度實屬不易,常常不是偏難就是太容易,而引起一陣非議。基本學力測驗的出題委員,身繫考生及家長的重託,他們的辛勞值得肯定。本屆命題尚屬圖例清晰、生活化、文字流暢,未來若能改善前述筆者所分析命題內容的不合理現象,相信可使考題更趨向於公平性及多樣性。
九月颱,無人知。
Kau2 geh8/gueh8 thai1 ,boo5 lang5 zai1 。
九月九,風吹嘛嘛哮。
Kau2 geh8/gueh8 kau2 ,hong1 chue1/che1 ma3 ma3 hau2 。
Kau2 geh8/gueh8 thai1 ,boo5 lang5 zai1 。
九月九,風吹嘛嘛哮。
Kau2 geh8/gueh8 kau2 ,hong1 chue1/che1 ma3 ma3 hau2 。
《客語童謠》
伯勞仔,嘴窪窪,有嘴話別人,無嘴話自家。──伯勞仔
Pak4 lo5 e2 ,coi3 va1 va1 ,iu1 coi3 va3 phet8 ngin5 ,
mo5 coi3 va3 zhii3 ka1 。──Pak4 lo5 e2
Pak4 lo5 e2 ,coi3 va1 va1 ,iu1 coi3 va3 phet8 ngin5 ,
mo5 coi3 va3 zhii3 ka1 。──Pak4 lo5 e2
《福佬語諺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