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師聯盟機關刊物

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

第23期(1998/07/25)

《藝術家掠影》
蔣瑞坑
1922年生於台北瑞芳,1938年赴日本東京讀川端畫學校西畫科,1939年返台,與洪瑞麟、張萬傳共事於倪蔣懷開設的瑞芳煤礦,實際下坑挖礦體驗礦工的工作處境,再形之於作品,因而被譽為「礦工畫家」,1975年「九份風景」入選美國兩百週年紀念展,「古廟」為美國杜邦美術館藏。1986年舉辦首次個展與礦業特展。作品入選省展、台陽展多次。畫風色彩奔放自如,粗獷有力中猶見細膩之表現,即興小品韻味十足,筆趣橫生。                                                               

 貢寮古廟 20F

林園之美--板橋 油彩 30F

 淡水教堂 10F

民藝-胡藝 10F  


九份之美 10F
《焦點評論》
立陶宛能
台灣也能
 無視於蘇聯紅軍的坦克威嚇,
立陶宛人在最黑暗的時刻毅然公投走向獨立建國之路
文/黃瑞疆(宜蘭高中)
        當數十億隻目光緊盯在銀幕上,隨著世足賽的高低起伏,或狂歡或讚歎之際,太平洋西邊一向以經濟奇蹟自炫自傲的台灣,卻為了花邊總統柯林頓6月30日在中國上海發表的「對台新三不」而瑟縮慌亂,朝野競相發表自失立場的談話。
        7月2日李登輝首度評論柯江會,竟然表示肯定,欣慰美方不損我利益,不改變對台政策。7月4日民進黨主席許信良說:台灣應維持現狀,並與施明德同時抨擊「加入聯合國」、「台獨公投」、「宣佈台獨」根本是愚蠢的行為,將陷台灣於萬劫不復。許更強調,就算台灣人民支持建國黨宣佈獨立,包括美國在內的外在情勢也不會支持,這是愚蠢的領導者。
        7月5日許信良再提「先談一制,再談一國」的一制一國說,要求中國在十年內實施總統、省長民選等民主改革,再來談統一問題。
        嗚呼哀哉!「獨」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台灣朝野有李登輝、許信良、施明德之流在,欲兩千一百八十萬人之不被統一亦難矣!
        茲以立陶宛堅持獨立建國,舉國上下以大無畏的精神與勇氣,前仆後繼終底於成為例,期勉全體台灣人能無私無我全力以赴,完成此一神聖偉大的歷史任務。
        1991年2月9日,是370萬立陶宛人歷史及命運的轉捩點,這一天立陶宛人民以他們無比的精神勇氣,和遺傳自祖先的聰明智慧,無視於蘇聯紅軍鎮壓及戈巴契夫的嚴厲恫嚇,完成了尋求國家獨立夢想的公民投票。84%的投票率中,有90.47%贊成立陶宛成為「獨立的民主國家」,而反對者僅占6.5%,其餘2.97%為廢票。由於270萬選民中,80%為立陶宛裔,可見有4%的非立陶宛裔選民也一樣參加這項戈巴契夫指為「非法、無效」的公民投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許多俄語系選民也投票支持獨立。隨後國會主席藍茲佰吉斯表示:「我們戰勝了謊言與威嚇,絕大部分的立陶宛人已不再恐懼,再次向世人明示獨立建國的決心。」他並引立國詩人的名句說:「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我們仍滿懷希望高歌。」
        以下是立陶宛漫長的獨立之路,其奮鬥過程的簡明摘要。
        1795 為俄國沙皇所統治。
        1831、1863 兩度反抗尋求獨立,但均告失敗。
        1880 成立獨立運動組織。
        1900 要求自治,為俄人所拒。
        1918 通過獨立法案。
        1920 建立民主政府、正式獨立。
        1940 被蘇聯併吞。
        1990.2 國會選舉,堅決主張獨立的「人民陣線」大獲全勝,接著新國會以124票贊成,6票棄權的懸殊比例通過恢復獨立。
        1991.1.13 蘇聯紅軍空降維爾拿,佔領電台及電視大廈,與數千民眾衝突,射傷144人,死亡13人。14日蘇聯坦克包圍議會大樓,與數萬群眾對峙。
        1991.2.9 在蘇聯紅軍監視下,舉行全國公民投票,90.47%贊成獨立。
        1991.2.11 國會複決,以116票贊成1票棄權,正式宣佈立陶宛為「民主獨立共和國」。
即使蘇聯紅軍直接在國境之內,以武力鎮壓立陶宛的獨立,立陶宛人仍勇敢的向蘇聯大聲說不。立陶宛能台灣也能!敬告國內統派及假獨派如許信良之流請靠邊站,不要打擊台灣人追求獨立的士氣。
立陶宛能台灣也能!
 
附錄:立陶宛現況簡介
立陶宛(Lithuania)位於歐洲波羅的海東岸,面積62200平方公里(近台灣兩倍大),人口三百一十多萬,首都維爾拿;1940年以前,與愛沙尼亞及拉脫維亞同為各自獨立的國家,1940年三小國同時被蘇聯併吞,成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立陶宛境內80%為立陶宛人,有自己的風俗與語言,9%是俄羅斯人,其餘的為波蘭、白俄、烏克蘭及猶太人等。許多俄人在佔領後來到立陶宛,他們雖然佔人口的少部分,然大多身居管理及行政要職。立陶宛人說立陶宛語,蘇聯則在此推展俄語,所有的學校得教俄文,大部分的節目亦以俄語播送。立陶宛農、工均發達、文化水準高,其生產毛額及國民平均所得為全俄第三,僅次於其鄰邦兄弟的愛沙尼亞及拉脫維亞。
 
《教育改革》
原住民教育體制的初步理論思考(下)
文/莫子
 批判的多元化主義觀點
        延續上述的批判理論觀點,對於目前為原住民教育所廣為引用的「多元文化主義」,是有明確的界定與立場。為了區別日益模糊不清的「多元文化主義」,批判理論(新馬克思主義)主張的觀點,一般稱為「批判的多元文化主義」(critical multiculturalism)。從批判的多元文化主義觀點思考,原住民教育是不同於其他的多元文化主義論者。試簡論如下:
        「自由的多元文化主義」強調無論種族、階級、性別,所有個體都在「平等的機會中競爭」,但真實的社會是如此嗎?此派的主張忽視差異的真實存在,認為弱勢民族的失敗來自於自身的不夠努力與社會制度、結構無關。顯然,他們對原住民教育體制是不會支持的。「保守的自由主義」雖然承認差異的存在,但難脫以自身優勢、主流為中心的立場,對原住民教育體制儘管同意,但在其強調進入主流社會競爭的同化思考下,原住民教育體制反而成為另一種形式的收編。
        「左派本質論的多元文化主義」,忽略文化及認同的流動性,病態式的強調自身文化,產生強烈的排他性,形成類似新種族主義者,而將文化推入考古博物館裡。相對於前述,「批判的多元文化主義」則相信文化與主體認同並非僵化不變,「文化差異」乃真實存在,並且延續馬克思的觀點深切體認文化符號背後仍然不脫「階級」、「經濟」的作用。因此如何透過教育的方式,揭露隱藏在教育過程裡的宰制及階級關係、進而啟蒙批判意識、達成「人」的解放,營造正義之社會是「批判的多元文化主義」所關心及主張的。
結論
準此,從「批判教育學」以及「批判的多元文化主義」觀點,原住民教育體制除了必須擺脫過去同化式的「上對下的權威領導」及停留在漢人「想像中的原住民」的方式,也應該深刻地看見當前台灣族群議題決不只是單純的「文化差異」或是「文化符號」的保存與競爭,更重要的是其背後的「階級/經濟」因素。因此,原住民教育體制雖然應該強調以原住民文化為主體的教育過程,卻不應掉入戲謔式後現代主義(ludic postmodernism)的文化符號的遊戲中,或是無視歷史經驗、現實社會,只是一廂情願的成為「文化本質論」的再造場。而應該從原住民文化主體出發,先認識自身、確定自身之後,進而熟悉外在世界與環境,才能在面對當前文化、經濟、教育等種種問題上,進入一種原住民自我覺知、凝聚與可變動的主體性的完成。這種主體性的完成不是回歸到考古博物館式的本質論泥沼裡無法自拔,也不是淹沒在現代性的科技工具及資本邏輯中喪失人的價值選擇,而是一種兼涉「過去」與「未來」的「選擇」、「轉化」及「開展」的歷程。
 
《生態主義》
從「神木」到「神木村」——
樹依舊只有模糊的臉
文/林碧堯(東海大學化學系教授)
        樹;在生態環境中,擔負著「頂天立地」的涵水淨氣的橋樑角色,水土保持無群樹不為功,二氧化碳回歸管道亦非綠樹不可。至於綠蔭造景更使居家環境寫意宜人。然而我們的教育內容,對樹的認知卻相當貧乏,小學校園裡的樹和小朋友一樣,總是被「整」得樹形全無。能「自然發展」的樹,在都市的校園裡真如鳳毛麟角。這是對民族幼苗做了最差的生態教育。難怪大學生針對「樹,在大自然中代表什麼意義」的答卷中,顯示樹依舊只是一張模糊的臉,甚至還有學生抗議:怎麼有這種問題?的確,樹在「中華文化」裡,上焉者為棟樑之材,下焉者朽木不可雕也,只能當柴火燒罷了!樹,除了「行將就木」之外,誰瞧得起它呢?
        不過,最大的例外,莫過於阿里山「神木」了。別奇怪吧!沒人稱它為神「樹」。這顆巨樹於一九○七年日人開山時所發現,由於不成材,只能以「閒木」做為「觀光」之用。它開始「神氣」起來是嘉義縣政府於一九五三年在樹旁蓋了「介壽亭」以取悅統治者。三年後遭天忌,受雷擊燒毀,林務局人員在樹縫處「盆栽」新檜以維持其「神貌」,於是「神木」在政治環境中「復活」了。甚且政治「童謠」中尚存如此片段:「一二三到台灣,台灣有個阿里山;阿里山上有神木,明年反攻回大陸」,這是一九五五年迎接「反共義士」的傑作。「欺民盜世」的「神木」竟可維持四十多年(幾與戒嚴法同壽),實屬另項台灣奇蹟吧!一九九七年「神木半倒成嫌木」,今年六月廿九日慘遭電鋸,蔣家建立的「台灣精神象徵」終於全倒,也同時象徵蔣家愚民教育的終結!究竟誰才是台灣的最大拜物教主呢?
        「神木」既然已倒,新的新聞名詞轉為南投的「神木村」。兩年前「賀伯」颱風的土石流讓神木村「鬼哭神嚎」,這也算是「現世報」的生態災難吧!新中橫「堆」出來的殘破景象,清清楚楚地警示著:當森林的故鄉被任意摧殘之後,也正是人類遭受災難的開始。台灣三四十年來「死亡性開發」的經濟政策終於出現「大地反撲」的警告與處罰,但整個社會尚未因此而得到教訓!今年梅雨季,除了南投信義鄉之外,土石流也在彰化八卦山,台中縣外埔鄉出現。宋楚瑜跑到北港藉水禍砲打中央,將整個台灣的生態災難轉移成政治鬥爭,模糊了社會焦點。正如「神木」之於台灣均上下模糊,欠缺對樹木角色正確的認知。樹成為最不具經濟價值的貨色,比起香蕉檳榔都不如。樹因遠處深山而常遭不測,即使在居家環境中,台灣的樹木亦是楚楚可憐。行道樹往往在「擋人財路」下被腰斬;為了風水,樹更成為屋主的眼中釘。「莫非與樹有仇」這是教盟莊芳華老師的感嘆,卻也是我們教育內容最直接的反射。
        「阿里山神木」,這個政治圖騰,正是台灣生態教育最貧血的寫照。讓樹在自然中英姿風發吧!它始終沈默不語;當你不善待它時,它只會以「死給你看」來表達無言的抗議,但卻是大自然生態最嚴厲的警告!台灣還要繼續維持「神木」文化嗎?「神木」早該回歸自然了。
 
《音樂》
民謠作曲家——王雲峰
文/簡英弓(開南商工)
        王雲峰——本名王奇,生於一八九六年古都台南,音樂啟蒙老師是日本海軍退役的樂師岩田好之助。早期王雲峰先後在台北芳乃館(終戰後改為美都麗戲院、後拆建為今之國賓戲院)擔任小提琴手、第三世界館(今台北延平北路大光明戲院)擔任「辯士」(劇情解說員)。岩田對王雲峰的影響頗鉅,除授其音樂常識外,更推薦他,進日本東京神保音樂院深造。返台後雲峰出任共樂軒西樂隊指揮,並與蕭光明創辦稻江音樂會,不久又籌組永樂管弦樂團。
        王雲峰作品不多,有「補破網」、「歸來」、「桃花泣血記」…等三十幾首,其中「桃花泣血記」,使其揚名,成為台灣古侖美亞唱片公司專屬作曲家。一九三三年為「望春風」這部電影配樂,開啟配樂風氣;其中最令人懷念的作品是一九四八年依李臨秋所作「補破網」譜曲,此可謂其之「絕曲」,從此未再創作。他對臺灣民謠影響深遠,一生與民間音樂密不可分,當時民間本土性的音樂,可說被視為冷門,王雲峰能從事民間音樂誠可謂現代之鬥士,尤其在日本歌曲大量入侵台灣的情況下,肯從事於台灣民謠的維護、創作,更是難能可貴。他曾說:「我的音樂生活,偏向在民間社會,與那些被視為不高尚的民間音樂共浮沈,同甘共苦。」這段自白,值得後輩學子深思——台灣民謠真的是「不高尚」嗎?
        現在略述其譜「桃花泣血記」之緣由:
        「桃花泣血記」是一九三一年中國上海聯美影業製片印刷公司所出品,一九三二年引進台灣放映。劇情大略為:男主角德恩為富家子弟,女主角琳姑則是貪困的牧羊女。因門戶不當,德恩老母無法接納。這對情侶極力爭取婚姻自由,卻因長輩的門楣之見,演變成悲劇故事。片商為招徠觀眾,委請大稻埕兩位著名「辯士」——詹天馬、王雲峰為此片做旁白。詹氏以傳統敘述歌謠「七字仔」的方式作詞,其完成的旁白原本有十二段,目前傳唱的僅餘四段。
        這首歌謠隨著電影宣傳,傳唱全台,唱片公司更將「桃花泣血記」錄製成唱片發行,成為「台灣第一首流行歌曲」,這首超過一甲子的「老歌」曾被遺忘過,但於目前台灣「尋根」的熱潮中重新復甦。另外我們由「桃花泣血記」在當時被傳唱全台,可看出一首歌謠是和那個年代的歷史背景、社會民風環境息息相關——歌謠是可以唱出當代人的心聲。
 
《思戀台灣》
以喜悅的心情迎接——
台語文羅馬拼音化
文/斗葛(潘桂芳)
        「台灣教師」雖然只是薄薄的一張A3紙,我們總希望它能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把「文化建國,生態台灣」的理念儘量傳達。因此,陸陸續續,只要想到能增加或修改的,我們都試著去進行。
        從第十九期開始,我們增加「福佬以及客家歌謠和諺語」的羅馬拼音。
        在追尋獨立建國的路上,許多同志並不贊同台語文羅馬拼音化。 舉例來說:有一回坐在朋友的車上,談起這個話題,我才剛說出「我贊成台語文羅馬拼音……」話沒說完,前座駕駛的友人,剎那暴跳如雷,回過頭大聲駁斥我「為什麼要羅馬拼音?這是大福佬沙文主義作祟……」。我幾度試著和他溝通,闡述羅馬拼音的優點,他卻由不得我分說,情緒激動得讓所有乘客(當時尚有兩位女性在座)直耽心他手上的方向盤不知會轉到那裡去。
        台語文羅馬拼音有什麼好處呢?
        我想起我的母親,從小就是童養媳,六、七歲時揹著養母的么女兒,手上編著竹藤,眼巴巴望著其他「兄弟姊妹」們快快樂樂的上學讀書,她卻只能暗自飲泣垂淚,哀歎自己不幸的命運。直到五十多歲,生活的擔子鬆了一些,生性內向害羞的母親,在兒女的鼓勵和鄰居的聳恿下,鼓起勇氣進入附近的補習學校,從ㄅㄆㄇㄈ開始寫字讀書,圓一個兒時綺麗的夢。奈何敵不過年歲老大記憶衰退的挫折,和方塊字艱深難學的考驗。勉強讀了一個學期,再也撐不下去。
        如果台語文羅馬拼音普及化;我的母親只需要花幾個月,或再長一點的時間學會羅馬拼音,她就可以看報紙、寫信、甚至打電腦上網,一片寬廣遼闊的世界任她遨遊飛翔。從此,她再也不必怨歎自己是「歹命人,不識字,親像青瞑無眼睛」。
        如果台語文羅馬拼音普及化,我們的孩子,不需要辛苦的學習「倉頡造字、大易拼字……」等,就可以快速的打電腦充分吸收高科技時代,變化多端的各項資訊。在地球村的文化交流中,他們可以輕鬆的學習外國的語言與文化。相對的,外國人來台灣工作生活,也一樣很快就能深入我們台彎文化的世界。這些都是拼音文字的優點,也是象形方塊字所無法企及的。
        讓我們解析反對台語文羅馬拼音化的理由;總結大致是:
        一、拼音文字無法展現書法之美。
        二、台語文原為古漢字,只需將這些字一一找出來即可,無須改成拼音,否則將來的年輕人如何研讀古文經書?
        三、象形字可以「望文生義」,拼音字無此優點。
        四、最重要的,方塊字是我們偉大的傳統文化,怎麼可以拋棄?
        上述理由,言之鑿鑿,頗有氣壯山河之勢。但,真的如此嗎?首先請問:所有人都需要練習書法嗎?書法的功力並非一蹴即成,從小到大我們花多少時間練習書法?真正成「家」的有幾位?多元化時代,孩子們的包袱壓力已經夠多了,給他們喘一口氣吧!書法之美讓藝術家去發揚光大即可。
        其次,先不論所有台語文是否可以從古文裡一一找出。(據悉,台語文專家找不到台語文的古漢字,因而新造字者大有人在)請問現代人需要研讀所有的古文書籍嗎?事實當然不是,那麼研修古文經書的工作,就交給專業的學術人才去探考吧!
        「望文生義」的優點,確實是拼音文字所不能取代。然而以文化人類學的角度而言,文字可說是語言的具體表現符號。從這個觀點來看;拼音文字的「我手寫我口」豈不是比象形文字的「望文生義」更能直接表達個人內在的思考?
        至於最後一項理由;真正的問題出在這裡。什麼是我們的文化?不可否認,方塊字是我們的文化。但,文化有傳承也有改變。古人著唐裝、坐轎子,今人穿西裝、開轎車,這不是文化的改變?舉凡食衣住行娛樂,現代人的文化模式早已大大不同於前人。如果說許多的改變能夠被接受,何以獨獨台語文的改革就非拘泥於方塊字不可?
        國民黨五十幾年來獨尊「國語」政策,如此殘酷的鐵蹄之下,台語(包括福佬話、客家話以及所有原住民的語言)急速式微,台語文化的命運危在旦夕,有志之士莫不憂心如焚,羅馬拼音是挽救台語的最佳捷徑。這條捷徑是有遺憾,但,換個角度思考,這不也是一種新語言文化的誕生?把遺憾轉為陣痛,這個新生命是值得我們台灣人以喜悅的心情去迎接與經營的。
 
   《客家諺語欣賞》
千擇萬擇,擇著爛葫杓。chhien1 thok8 van3 thok8,thok8 to2 lan3 phu5 sok8。
 湖鰍仔搵沙,緊搵緊大條。fu5 chhiu1 e2 vun3 sa1,kin2 vun3 kin2 tai3 thiau5。
《鶴佬歌謠欣賞》
一首歌謠 魚 到鰓,做人做透枝。thai5 hi5 thai5 kau3 chhi1,cho3 lang5 cho3 thau3 ki1。
 踏仝隻船,穿仝領褲。tah8 kang5 chiah4 chun5,chheng7 kang5 nia2 khoo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