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掠影》
陳錫樞
1921年生於苗栗通霄。4歲即隨二哥到處寫生。1931年入選全日本學童美展。1934年通霄公學校第一名畢業。1938年新竹中學畢業,在學期間每年皆入選新竹美展。1941年名古屋藥科大學畢業。1947年任教大同中學,與張萬傳、吳棟材同事。1950年轉金華女中,與許深洲同事。1955年成立「星期日畫家會」。1992年首次個展。用色沉穩、線條樸拙。1985年不幸中風仍奮力以左手繪畫。
石碇風光油畫 1982 12P |
姊妹花油畫 1991 20F |
藍色背景的百合 油畫 1989 10F |
三峽老街 油畫 1992 15P |
浴衣裸女 油畫 4F |
《焦點評論——紀念廖中山教授的特輯一》
寧願燒盡不願鏽壞
──懷念廖中山教授和馬偕牧師
是的,自馬偕、廖中山而後,我們相信會有無數馬偕、廖中山繼起,認同台灣、奉獻台灣,在台灣找到永恆的歸宿!
文/劉明新(新埔國中)
十月十四日早上,我代表台灣教師聯盟參加廖中山教授的入殮及火化儀式,看著他瘦削微縮的身體,戴著扁帽,安祥地睡著,我不禁在心中輕呼:暫別了,老芋仔!
儀式結束,回學校的路上,我回憶起這七、八年來與老芋仔共事的經驗。從他創立外獨會和參加教師聯盟開始,無論在街頭、演講場、或是到法院聲援同志,他總是每請必到,沒有架子,而且生龍活虎地站在第一線。在街頭遊行時,又老是默默地走在外獨會或教師聯盟的隊伍中,從不爭鏡頭。去年暑假,教師聯盟在台中利巴嫩山莊舉辦第九屆師範生夏令營,他吃著藥,猶趕赴會場為學生義務上課,上完後立即趕回台北,一頓飯都不曾用。那時,誰又曾想到這竟是他為教師聯盟奉獻的最後一課!
去年六、七月間,他原想以外獨會及教師聯盟為後盾,邀請李喬和許昭榮先生與他共同當發起人,組織一個老人保台會,目的在「結合台灣國內外年滿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向國際宣示捍衛台灣主權的決心,並向中國政府展現台灣人永不屈服,誓死保台的意志。」行動則以非武力抗爭為原則。「遇有中國試射飛彈或潛艇入侵等敵情時,徵求志願出海迎敵之會員,乘台灣人自願提供之任何無武裝之船艇,由會員自行駕駛,趕赴敵情水域巡邏,直到船沉殉國,或敵情消失安全返航。遇有中國空襲、空降、登陸等敵情時,全體會員就近趕赴戰爭可能發生之處靜坐或露宿於明顯之地,在任何砲火攻擊之下,絕不躲避。」
當時正逢獨派陣營四分五裂,人心渙散之時,我清楚地知道他在想甚麼,他是真心想以年老的血肉之軀去喚醒積弱不振的台灣魂呀!誠如他在保台會「緣起」中所言,「台灣建國之路走了三四十年,至今仍在瓶頸迴轉,許多熱心工作的朋友,不管來自何處、何時參加?做了多少?大家都有力不從心甚或失望退縮之感!特別是為數不多的老兵,無分敗退來台的老芋仔,或是去中國剿匪的台籍老兵,對自己一生和子孫前途一片迷惘。常想:現在台灣的少年,仍處在不確定的恐懼之中,做為父祖輩的我們能為他們做什麼?……千頭萬緒,深知重要癥結在於”武力犯台”,而最好的對策就是”不惜一戰“的決心。為此,我們這些老人協力組成《老人保台會》」。
「做為父祖輩的我們能為他們做什麼?」一個尚不知已身罹絕症的老人,一心所想竟都是台灣的少年,那時他還開玩笑地形容這叫「廢物利用」……。這樣的無私用心,這樣的風範,自然地讓我想起「寧願燒盡,不願鏽壞」的馬偕牧師來。
1844年,馬偕牧師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1872年,二十八歲時隻身來到淡水傳教,被淡水住民譏斥為「鬍鬚番」,傳教時被潑糞、擲臭鴨蛋,教堂還幾次被拆,在面對民眾排斥和攻擊的艱難環境下,用愛心和毅力克服了重重阻礙,最後不但順利傳教、辦教育、設醫院,還在台灣落地生根,娶台灣女子張聰明為妻,終於贏得淡水居民的認同。前後奉獻台灣三十年,1901年因喉癌去世,之前交代家人,死後將其葬在淡水馬偕墓園,與外僑墓園有一牆之隔,以證明自己是台灣人。他的一生功德均留在台灣,讓台灣人永世懷念。臨終前幾年為了表示對台灣這個美麗島永恆的摯愛,他曾留下這樣的感人詩句:
「我衷心所愛的台灣啊!我把有生之年全獻給你,我的生趣在於此;我衷心難分難捨的台灣啊!我把有生之年全獻給你,我望穿雲霧,看見群山,我從雲中的隙口,俯視大地,遠眺波濤大海,遠眺彼方,我好喜歡在此遠眺。誠願在我奉獻生涯終了時,在那大浪拍岸的聲響中,在那竹林搖曳的蔭影下,找到我的歸宿……。」
這幾年社運寥落,群眾熱情不再,許多同志都有舉步維艱之感。但一想到來自中國河南的廖中山「老芋仔」和加拿大來的馬偕牧師「鬍鬚番」都能以愛心智慧喚醒台灣人的良知,認同斯土,埋骨台灣,我們又如何能說氣餒、放棄?
是的,自馬偕、廖中山而後,我們相信會有無數馬偕、廖中山繼起,認同台灣、奉獻台灣,在台灣找到永恆的歸宿!
文/劉明新(新埔國中)
十月十四日早上,我代表台灣教師聯盟參加廖中山教授的入殮及火化儀式,看著他瘦削微縮的身體,戴著扁帽,安祥地睡著,我不禁在心中輕呼:暫別了,老芋仔!
儀式結束,回學校的路上,我回憶起這七、八年來與老芋仔共事的經驗。從他創立外獨會和參加教師聯盟開始,無論在街頭、演講場、或是到法院聲援同志,他總是每請必到,沒有架子,而且生龍活虎地站在第一線。在街頭遊行時,又老是默默地走在外獨會或教師聯盟的隊伍中,從不爭鏡頭。去年暑假,教師聯盟在台中利巴嫩山莊舉辦第九屆師範生夏令營,他吃著藥,猶趕赴會場為學生義務上課,上完後立即趕回台北,一頓飯都不曾用。那時,誰又曾想到這竟是他為教師聯盟奉獻的最後一課!
去年六、七月間,他原想以外獨會及教師聯盟為後盾,邀請李喬和許昭榮先生與他共同當發起人,組織一個老人保台會,目的在「結合台灣國內外年滿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向國際宣示捍衛台灣主權的決心,並向中國政府展現台灣人永不屈服,誓死保台的意志。」行動則以非武力抗爭為原則。「遇有中國試射飛彈或潛艇入侵等敵情時,徵求志願出海迎敵之會員,乘台灣人自願提供之任何無武裝之船艇,由會員自行駕駛,趕赴敵情水域巡邏,直到船沉殉國,或敵情消失安全返航。遇有中國空襲、空降、登陸等敵情時,全體會員就近趕赴戰爭可能發生之處靜坐或露宿於明顯之地,在任何砲火攻擊之下,絕不躲避。」
當時正逢獨派陣營四分五裂,人心渙散之時,我清楚地知道他在想甚麼,他是真心想以年老的血肉之軀去喚醒積弱不振的台灣魂呀!誠如他在保台會「緣起」中所言,「台灣建國之路走了三四十年,至今仍在瓶頸迴轉,許多熱心工作的朋友,不管來自何處、何時參加?做了多少?大家都有力不從心甚或失望退縮之感!特別是為數不多的老兵,無分敗退來台的老芋仔,或是去中國剿匪的台籍老兵,對自己一生和子孫前途一片迷惘。常想:現在台灣的少年,仍處在不確定的恐懼之中,做為父祖輩的我們能為他們做什麼?……千頭萬緒,深知重要癥結在於”武力犯台”,而最好的對策就是”不惜一戰“的決心。為此,我們這些老人協力組成《老人保台會》」。
「做為父祖輩的我們能為他們做什麼?」一個尚不知已身罹絕症的老人,一心所想竟都是台灣的少年,那時他還開玩笑地形容這叫「廢物利用」……。這樣的無私用心,這樣的風範,自然地讓我想起「寧願燒盡,不願鏽壞」的馬偕牧師來。
1844年,馬偕牧師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1872年,二十八歲時隻身來到淡水傳教,被淡水住民譏斥為「鬍鬚番」,傳教時被潑糞、擲臭鴨蛋,教堂還幾次被拆,在面對民眾排斥和攻擊的艱難環境下,用愛心和毅力克服了重重阻礙,最後不但順利傳教、辦教育、設醫院,還在台灣落地生根,娶台灣女子張聰明為妻,終於贏得淡水居民的認同。前後奉獻台灣三十年,1901年因喉癌去世,之前交代家人,死後將其葬在淡水馬偕墓園,與外僑墓園有一牆之隔,以證明自己是台灣人。他的一生功德均留在台灣,讓台灣人永世懷念。臨終前幾年為了表示對台灣這個美麗島永恆的摯愛,他曾留下這樣的感人詩句:
「我衷心所愛的台灣啊!我把有生之年全獻給你,我的生趣在於此;我衷心難分難捨的台灣啊!我把有生之年全獻給你,我望穿雲霧,看見群山,我從雲中的隙口,俯視大地,遠眺波濤大海,遠眺彼方,我好喜歡在此遠眺。誠願在我奉獻生涯終了時,在那大浪拍岸的聲響中,在那竹林搖曳的蔭影下,找到我的歸宿……。」
這幾年社運寥落,群眾熱情不再,許多同志都有舉步維艱之感。但一想到來自中國河南的廖中山「老芋仔」和加拿大來的馬偕牧師「鬍鬚番」都能以愛心智慧喚醒台灣人的良知,認同斯土,埋骨台灣,我們又如何能說氣餒、放棄?
是的,自馬偕、廖中山而後,我們相信會有無數馬偕、廖中山繼起,認同台灣、奉獻台灣,在台灣找到永恆的歸宿!
《紀念廖中山教授的特輯二》
「平凡人」不平凡的一生
「平凡人」不平凡的一生
──廖中山教授的志事與生平
10月7日清晨,廖教授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我們,離開這塊他心愛的土地。
臨終前,他輕輕呼喚著:「再見!台灣再見!」
文/李筱峰(世新大學副教授)
這是一位自認為「平凡人」的不平凡的一生。我相信,這位擁有不平凡一生的「平凡人」,將會在台灣歷史的長河中,激起風聲水響。
1934年7月30日,廖中山教授誕生在中國河南省正陽縣的一個農村。在戰亂中度過童年。亂世混茫,迫使廖教授在12歲起便離開家鄉,浪跡江南。之後,他隻身參加海軍陸戰隊。1949年7月,隨著陸戰隊由廣州到澎湖馬公,輾轉到舟山。這位過去不曾見識過海洋的15歲少年,初嘗航海的滋味時,竟是昏眩與嘔吐的痛苦經驗。他萬萬沒想到,他後來會自稱為「海洋台灣人」,並且被譽為「海洋文化的旗手」(李喬語)。1950年1月,他隨軍來到高雄左營。初抵台灣時,只覺得來到一個陌生的異鄉,抱著幾分優越的中原情懷,台灣並沒有被他看在眼裡。他也萬萬沒有料到,這裡將是他往後安身立命、落地生根、魂縈情牽的家。
1953年,他調入陸戰隊的黨務(中國國民黨)單位,擔任文書工作。1955年5月考進海軍官校。1959年12月從海軍官校畢業,留在官校任助教。廖教授曾自剖說:「在這段當兵入黨的日子中,我將自己定位成類似紅衛兵的類型,稱自己是『藍衛兵』。在意識型態上由一片白紙染成極端的忠黨愛國、效忠領袖的類型。思想完全是直線式的,在部隊中辦黨務,官校同學視我為黨棍子,是危險人物。」從官校二年級起,進入他自稱的「懷疑期」。學校中一位特殊身份的學生受到特別待遇,激起他的不滿,引起他「對聽到的信念開始懷疑」。
1963年7月,廖中山因肝病,以海軍中尉軍階退役,隨即在屏東萬丹中學謀得教職。在那裡,廖中山結識了正在南部鄉下幾所天主教堂流浪謀生的二二八受難遺孤林黎彩小姐。廖老師說:「未滿20的流浪女遇到已過30的流浪漢,從開始交談到論及婚嫁僅兩個月左右。」這段婚姻,不只是兩個普通人的結合,而是背負著中國苦難歷史的廖中山,與馱負著台灣苦難歷史的林黎彩,結緣於多難島國的大時代故事。不僅是苦難歷史的縮影,也是溫馨感人的時代詩篇。溫馨的家園,雖然只有8坪不到的眷舍,廖教授卻有落地生根的喜悅。1967年8月辭中學教職,為了家計,改行跑商船,同年10月起,到1973年間,先後在多家航運公司擔任三副及二副。這段航海的經驗,對廖教授往後在航海學的專業研究上,提供了足供參考的實務經驗。其間(1968年到1969年)他也曾經在高雄海專擔任助教。進海專任助教起,廖老師的思想進入「轉型期」。他廣泛地閱讀各種書籍,以「今日之我」挑戰「昨日之我」,推翻自己以前建立的體系,對一些黨國元老、民族救星的看法,有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1973年3月,因在海外與原鄉通信,遭警總約談後被列管,不能出境。於是又重尋教職。同年8月,廖教授回到高雄海專擔任助教。他對天文航海學頗有興趣,先後以相關的專業著作,升等講師、副教授、教授。1982年8月,受聘到海洋學院(今海洋大學)專任教授。昔日的炊事小兵,成為大學教授,這是青年人奮鬥有成的典範。1986年,警總解除廖教授的出境限制,翌年,他以訪問教授的身分,赴英國Plymouth polytechnic,進修一年。
八○年代末期,廖教授終於告別大陸中原的虛幻夢土,回歸海洋台灣的心靈深處。他遭同樣被稱為「外省人」的人士辱罵「數典忘祖」,只因為他不願意陪他們繼續編造大陸古國的迷霧。
1990年廖教授曾回中國河南老家一趟,「卻感受不到四十年來朝思暮想的家的感覺。」在拜祭完雙親墳墓返回台灣之後,他不但沒有一絲「回歸祖國」的念頭,反而更加認同台灣而自稱是「河南來的第一代台灣人」。廖老師這樣說:「中國是我的生母,台灣是我的養母,我希望兩者平等相待,不願養母變成生母的屬下或奴僕。」他堅持他的養母應該獨立於他的生母之外的另外一個重要理由,是基於對中國政治文化本質的更深刻認識。他看穿中國政治文化的本質,並非意味著他對中國的絕情,相反的,他從另一個角度提出「台灣獨立救中國」的觀念。他認為,擺脫中國的專制文化而獨立建國的台灣,是中國人的希望。「真正以人本精神愛中國的人,不僅要支持台灣獨立,更應該促使中國按地理、人口及經濟結構,分成八到十個獨立的共和國,彼此公平競爭、互相砥礪、協助,才是全中國人之福。」
10月7日清晨,廖教授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我們,離開這塊他心愛的土地。
臨終前,他輕輕呼喚著:「再見!台灣再見!」
文/李筱峰(世新大學副教授)
這是一位自認為「平凡人」的不平凡的一生。我相信,這位擁有不平凡一生的「平凡人」,將會在台灣歷史的長河中,激起風聲水響。
1934年7月30日,廖中山教授誕生在中國河南省正陽縣的一個農村。在戰亂中度過童年。亂世混茫,迫使廖教授在12歲起便離開家鄉,浪跡江南。之後,他隻身參加海軍陸戰隊。1949年7月,隨著陸戰隊由廣州到澎湖馬公,輾轉到舟山。這位過去不曾見識過海洋的15歲少年,初嘗航海的滋味時,竟是昏眩與嘔吐的痛苦經驗。他萬萬沒想到,他後來會自稱為「海洋台灣人」,並且被譽為「海洋文化的旗手」(李喬語)。1950年1月,他隨軍來到高雄左營。初抵台灣時,只覺得來到一個陌生的異鄉,抱著幾分優越的中原情懷,台灣並沒有被他看在眼裡。他也萬萬沒有料到,這裡將是他往後安身立命、落地生根、魂縈情牽的家。
1953年,他調入陸戰隊的黨務(中國國民黨)單位,擔任文書工作。1955年5月考進海軍官校。1959年12月從海軍官校畢業,留在官校任助教。廖教授曾自剖說:「在這段當兵入黨的日子中,我將自己定位成類似紅衛兵的類型,稱自己是『藍衛兵』。在意識型態上由一片白紙染成極端的忠黨愛國、效忠領袖的類型。思想完全是直線式的,在部隊中辦黨務,官校同學視我為黨棍子,是危險人物。」從官校二年級起,進入他自稱的「懷疑期」。學校中一位特殊身份的學生受到特別待遇,激起他的不滿,引起他「對聽到的信念開始懷疑」。
1963年7月,廖中山因肝病,以海軍中尉軍階退役,隨即在屏東萬丹中學謀得教職。在那裡,廖中山結識了正在南部鄉下幾所天主教堂流浪謀生的二二八受難遺孤林黎彩小姐。廖老師說:「未滿20的流浪女遇到已過30的流浪漢,從開始交談到論及婚嫁僅兩個月左右。」這段婚姻,不只是兩個普通人的結合,而是背負著中國苦難歷史的廖中山,與馱負著台灣苦難歷史的林黎彩,結緣於多難島國的大時代故事。不僅是苦難歷史的縮影,也是溫馨感人的時代詩篇。溫馨的家園,雖然只有8坪不到的眷舍,廖教授卻有落地生根的喜悅。1967年8月辭中學教職,為了家計,改行跑商船,同年10月起,到1973年間,先後在多家航運公司擔任三副及二副。這段航海的經驗,對廖教授往後在航海學的專業研究上,提供了足供參考的實務經驗。其間(1968年到1969年)他也曾經在高雄海專擔任助教。進海專任助教起,廖老師的思想進入「轉型期」。他廣泛地閱讀各種書籍,以「今日之我」挑戰「昨日之我」,推翻自己以前建立的體系,對一些黨國元老、民族救星的看法,有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1973年3月,因在海外與原鄉通信,遭警總約談後被列管,不能出境。於是又重尋教職。同年8月,廖教授回到高雄海專擔任助教。他對天文航海學頗有興趣,先後以相關的專業著作,升等講師、副教授、教授。1982年8月,受聘到海洋學院(今海洋大學)專任教授。昔日的炊事小兵,成為大學教授,這是青年人奮鬥有成的典範。1986年,警總解除廖教授的出境限制,翌年,他以訪問教授的身分,赴英國Plymouth polytechnic,進修一年。
八○年代末期,廖教授終於告別大陸中原的虛幻夢土,回歸海洋台灣的心靈深處。他遭同樣被稱為「外省人」的人士辱罵「數典忘祖」,只因為他不願意陪他們繼續編造大陸古國的迷霧。
1990年廖教授曾回中國河南老家一趟,「卻感受不到四十年來朝思暮想的家的感覺。」在拜祭完雙親墳墓返回台灣之後,他不但沒有一絲「回歸祖國」的念頭,反而更加認同台灣而自稱是「河南來的第一代台灣人」。廖老師這樣說:「中國是我的生母,台灣是我的養母,我希望兩者平等相待,不願養母變成生母的屬下或奴僕。」他堅持他的養母應該獨立於他的生母之外的另外一個重要理由,是基於對中國政治文化本質的更深刻認識。他看穿中國政治文化的本質,並非意味著他對中國的絕情,相反的,他從另一個角度提出「台灣獨立救中國」的觀念。他認為,擺脫中國的專制文化而獨立建國的台灣,是中國人的希望。「真正以人本精神愛中國的人,不僅要支持台灣獨立,更應該促使中國按地理、人口及經濟結構,分成八到十個獨立的共和國,彼此公平競爭、互相砥礪、協助,才是全中國人之福。」
1992年8月23日,廖中山教授與一群理念相同的所謂「外省人」成立了「『外省人』台灣獨立協進會」。他被推為首任會長。這群落地生根的新台灣人,推開眷村的藩籬、走出「中華一統」的民族主義神話、粉碎「台獨是要把外省人趕下海」的惡意中傷,他們決心融入台灣社會,要與其他各族群互尊互重,凝聚成台灣命運共同體。
廖教授說,「在台灣獨立建國的行列上,『外省人』不該缺席」。
這幾年來,廖教授透過文章、廣播,不遺餘力地推廣他的理念。他經常在民主電台義務當主持人,為台灣前途呼號,呼籲族群的共和,雖常遭法西斯狂徒的辱罵,卻依然忍辱負重,和顏(和言)以對。每逢選舉,他更疲於奔命,不拿任何酬勞替反對陣營裡的候選人站台助講,一場選舉下來,廖教授往往有近百場演講的記錄,並且普受民眾的歡迎。
1995年7月,廖教授和幾位青年朋友協力成立了「海洋台灣文教基金會」,以「喚醒台灣人沉潛的心靈、保護海洋,發展台灣」為宗旨,以建立海洋屬性的新興國家為終極目標。
在邁向獨立自主的道路上,台灣正需要像廖中山教授這樣的知識份子,然而廖教授卻在此時為台灣而鞠躬盡瘁,積勞成疾。今年初夏,他發現患有胰臟癌,且已轉移到肝臟。住院期間,他不僅與前來探視的親友互勉,還一直掛意著明年的總統大選。10月7日清晨,廖教授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我們,離開這塊他心愛的土地。
廖教授說,「在台灣獨立建國的行列上,『外省人』不該缺席」。
這幾年來,廖教授透過文章、廣播,不遺餘力地推廣他的理念。他經常在民主電台義務當主持人,為台灣前途呼號,呼籲族群的共和,雖常遭法西斯狂徒的辱罵,卻依然忍辱負重,和顏(和言)以對。每逢選舉,他更疲於奔命,不拿任何酬勞替反對陣營裡的候選人站台助講,一場選舉下來,廖教授往往有近百場演講的記錄,並且普受民眾的歡迎。
1995年7月,廖教授和幾位青年朋友協力成立了「海洋台灣文教基金會」,以「喚醒台灣人沉潛的心靈、保護海洋,發展台灣」為宗旨,以建立海洋屬性的新興國家為終極目標。
在邁向獨立自主的道路上,台灣正需要像廖中山教授這樣的知識份子,然而廖教授卻在此時為台灣而鞠躬盡瘁,積勞成疾。今年初夏,他發現患有胰臟癌,且已轉移到肝臟。住院期間,他不僅與前來探視的親友互勉,還一直掛意著明年的總統大選。10月7日清晨,廖教授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我們,離開這塊他心愛的土地。
臨終前,他輕輕呼喚著:「再見!台灣再見!」
《紀念廖中山教授的特輯三》
做成什麼事?
廖教授的過世給我一個啟示:
做一個播種者也許不能也不必享受到收割成果的光環,但絕對無負於這一生。
文/陳師孟(外獨會會長/前台北市副市長)
廖中山教授去世前幾天,我與外獨會一群年輕朋友同往醫院探望。廖教授身體虛弱、神情也黯然,開口就對我說:「這些天回想過去這段日子,好像也沒有做成什麼事,……」,令我頓時感傷起來。廖教授出生於中國,但大半生都活在台灣,更重要的是,說他後半輩子是為台灣而活,應非過份。他在台灣民主改革與社會建構投入了無數時間與心血,就彷彿要為他年輕時誤信中國國民黨那一套黨國教條,做出某種彌補與贖罪。可是十幾年下來,台灣的政治改革初始還有進展,繼則隨著李登輝情結蔓延後,就陷入一種退潮的泥沼,大家都默認了「雖不滿意但可接受」的現狀就是台灣的宿命。至於各方面的社會啟蒙運動,原本就多少依附於民主化的水漲船高,一旦社會冷感,如何能衍伸出對生態環境或教育文化的改革熱情?廖教授由這一個獨派團體換到那一個,這一場抗爭戰到那一場,這一個社運組織又加上那一個,無非就是希望能尋覓出適當的著力點來推展理念。直到臨終前回首來時路,無奈地吐露「沒有做成什麼」,真是情何以堪。
心有戚戚之餘,我當時只勉強擠出一句:「我們都已經學會不以成敗論英雄了」,廖教授對我的安慰只說:「是啦,是啦」,我想他心中並未釋懷吧。
不過後來事情的發展,讓我覺察自己的對話多少是失焦的,其實是錯誤的,好像同意廖教授的確沒有做成什麼。事實上,我籌辦廖教授的追思紀念會的過程中,幾乎所有的工作全由外獨會的年輕人挑起。他們白天各有工作崗位,只能利用夜間及週末討論流程、製做圖文、聯繫外界,那種團結與敬業使我醒悟,廖教授已經做成了薪火相傳的大事。這些年輕人對他的由衷感佩與完全認同,驅使他們今日為廖教授辦好後事,也將驅使他們日後更堅定地追隨廖教授的典範。接著在追思紀念會上,近千位來自不同族群的朋友向一個外省老兵道別,廖教授以身作則追求族群和諧、認同台灣,顯然已經在這些非親非故者心中投下火種,讓大家撇開族群與背景的差異,溫暖地以兄弟姊妹相對待。廖教授所做成的,是別人不可能做到的事,我們都是活生生的見證人。
做為教育改革工作者,在基層奉獻青春年華的台灣教師,多少人在午夜夢迴時也會有廖教授的感觸與傷懷?台灣的教育前景與社會覺醒究竟有多少進步?廖教授的過世給我一個啟示:做一個播種者也許不能也不必享受到收割成果的光環,但絕對無負於這一生。
做成什麼事?
廖教授的過世給我一個啟示:
做一個播種者也許不能也不必享受到收割成果的光環,但絕對無負於這一生。
文/陳師孟(外獨會會長/前台北市副市長)
廖中山教授去世前幾天,我與外獨會一群年輕朋友同往醫院探望。廖教授身體虛弱、神情也黯然,開口就對我說:「這些天回想過去這段日子,好像也沒有做成什麼事,……」,令我頓時感傷起來。廖教授出生於中國,但大半生都活在台灣,更重要的是,說他後半輩子是為台灣而活,應非過份。他在台灣民主改革與社會建構投入了無數時間與心血,就彷彿要為他年輕時誤信中國國民黨那一套黨國教條,做出某種彌補與贖罪。可是十幾年下來,台灣的政治改革初始還有進展,繼則隨著李登輝情結蔓延後,就陷入一種退潮的泥沼,大家都默認了「雖不滿意但可接受」的現狀就是台灣的宿命。至於各方面的社會啟蒙運動,原本就多少依附於民主化的水漲船高,一旦社會冷感,如何能衍伸出對生態環境或教育文化的改革熱情?廖教授由這一個獨派團體換到那一個,這一場抗爭戰到那一場,這一個社運組織又加上那一個,無非就是希望能尋覓出適當的著力點來推展理念。直到臨終前回首來時路,無奈地吐露「沒有做成什麼」,真是情何以堪。
心有戚戚之餘,我當時只勉強擠出一句:「我們都已經學會不以成敗論英雄了」,廖教授對我的安慰只說:「是啦,是啦」,我想他心中並未釋懷吧。
不過後來事情的發展,讓我覺察自己的對話多少是失焦的,其實是錯誤的,好像同意廖教授的確沒有做成什麼。事實上,我籌辦廖教授的追思紀念會的過程中,幾乎所有的工作全由外獨會的年輕人挑起。他們白天各有工作崗位,只能利用夜間及週末討論流程、製做圖文、聯繫外界,那種團結與敬業使我醒悟,廖教授已經做成了薪火相傳的大事。這些年輕人對他的由衷感佩與完全認同,驅使他們今日為廖教授辦好後事,也將驅使他們日後更堅定地追隨廖教授的典範。接著在追思紀念會上,近千位來自不同族群的朋友向一個外省老兵道別,廖教授以身作則追求族群和諧、認同台灣,顯然已經在這些非親非故者心中投下火種,讓大家撇開族群與背景的差異,溫暖地以兄弟姊妹相對待。廖教授所做成的,是別人不可能做到的事,我們都是活生生的見證人。
做為教育改革工作者,在基層奉獻青春年華的台灣教師,多少人在午夜夢迴時也會有廖教授的感觸與傷懷?台灣的教育前景與社會覺醒究竟有多少進步?廖教授的過世給我一個啟示:做一個播種者也許不能也不必享受到收割成果的光環,但絕對無負於這一生。
《紀念廖中山教授的特輯四》
再見!年輕的新台灣人
再見!當下他和李喬都異口同聲的說:「該好好利用他們的人生剩餘價值,
再見!年輕的新台灣人
再見!當下他和李喬都異口同聲的說:「該好好利用他們的人生剩餘價值,
為台灣這塊土地及後代子孫做最後的奉獻」。
那種說不出的豪氣與謙虛,實在令晚輩渾身血液沸騰。
文/吳宏昌(育達管理學院講師)
炙熱的陽光下,我和莊淇銘教授帶著沉重的心情與腳步走向台大醫院。途中我倆對廖中山教授的病情,除了擔心之外,還得到共同的結論,那就是長期積勞而成今日之疾。
走上台大醫院三樓廖教授的病房,一進門先看到師母在忙著整理東西。她看到我們,趕緊放下工作,走向我們,此時我看到師母臉上歡迎、感謝及高興表露無遺。
我頓時稍稍放下內心原有憂慮,而廖教授也起身迎向我們。廖教授果然瘦弱了不少,不過精神倒是一如往常,絲毫看不出來是個絕症並住院已久的病人。病房中之交談,大致上師母集中在告知病情、病況,最後得知今天準備出院,所以顯得格外高興。出院後除了每日在家吃藥打針外,每週要回醫院化療及檢驗即可,我和莊教授也會心的微笑。
交談的議題一直圍繞著台灣的社會和政治,絕症好像不曾在他身上發生過似的。廖教授大概沒料到,自己最後是用「再見,台灣,再見」來表達對台灣的情與愛。尤其他用些許氣憤而又無奈的語氣說:「建國黨為什麼一定非參選不可?為什麼不能為台灣攜手共同併肩作戰?」一再要我和莊教授盡力阻止建國黨提名參選明年總統大選。
想起以上種種,一切彷如昨日。而今他的憂心與無奈依然存在,令我愧疚與心酸。廖教授天上應知我和莊教授雖無力阻止建國黨之參選,但我們仍努力為台灣打這場關鍵又艱辛的選戰,期待能實現他未了的心願。
回想過去近十年來,我和廖教授有數不清的相處次數。不論是街頭民主運動、選戰演講場,或是各種活動,見面時他總是給我一份鼓勵與激勵。我常想;廖教授生活在台灣的時間比許多懵 懵懂懂的台灣人短,認同台灣的強度卻更強、速度更快。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廖教授、作家李喬、和我等多人曾研商萬一蠻橫的中國武力犯台時,立即成立共赴國難的組織。當下他和李喬都異口同聲的說:「該好好利用他們的人生剩餘價值,為台灣這塊土地及後代子孫做最後的奉獻」。那種說不出的豪氣與謙虛,實在令晚輩渾身血液沸騰。也記得在登上玉山主峰的前一天,廖教授、作家李喬和我又不約而遇於阿里山上,見面霎那相互訝異的目光和那說不出的喜悅,讓我們幾乎同時說出「你也來了」,廖教授的興奮之情更溢於言表,有如小時候過年穿新衣,那一刻的情境真有「年輕的新台灣人」氣勢。如今這些情景,依然存於我的腦海,唯一的差別是「年輕的新台灣人」已不在這塊他心愛的土地上,與我們共敘與奮鬥。而三年前他所說的「不上玉山主峰,愧為台灣人」依然震撼,只是傷感與懷念卻不斷湧上心頭。
新台灣人雖然身軀遠離我們而去,但他對台灣永不冷卻的情與愛,永存於你我心中,和我們一起實現共同的目標。「有理想的人永遠不會孤獨」,此時此刻我得到更深的體認,廖教授永遠在我身邊,也因為他過去所作的努力與奉獻,讓這塊土地上又誕生了更多的新台灣人,使我們不孤獨,謹此致上至高的謝意與敬意。
文/吳宏昌(育達管理學院講師)
炙熱的陽光下,我和莊淇銘教授帶著沉重的心情與腳步走向台大醫院。途中我倆對廖中山教授的病情,除了擔心之外,還得到共同的結論,那就是長期積勞而成今日之疾。
走上台大醫院三樓廖教授的病房,一進門先看到師母在忙著整理東西。她看到我們,趕緊放下工作,走向我們,此時我看到師母臉上歡迎、感謝及高興表露無遺。
我頓時稍稍放下內心原有憂慮,而廖教授也起身迎向我們。廖教授果然瘦弱了不少,不過精神倒是一如往常,絲毫看不出來是個絕症並住院已久的病人。病房中之交談,大致上師母集中在告知病情、病況,最後得知今天準備出院,所以顯得格外高興。出院後除了每日在家吃藥打針外,每週要回醫院化療及檢驗即可,我和莊教授也會心的微笑。
交談的議題一直圍繞著台灣的社會和政治,絕症好像不曾在他身上發生過似的。廖教授大概沒料到,自己最後是用「再見,台灣,再見」來表達對台灣的情與愛。尤其他用些許氣憤而又無奈的語氣說:「建國黨為什麼一定非參選不可?為什麼不能為台灣攜手共同併肩作戰?」一再要我和莊教授盡力阻止建國黨提名參選明年總統大選。
想起以上種種,一切彷如昨日。而今他的憂心與無奈依然存在,令我愧疚與心酸。廖教授天上應知我和莊教授雖無力阻止建國黨之參選,但我們仍努力為台灣打這場關鍵又艱辛的選戰,期待能實現他未了的心願。
回想過去近十年來,我和廖教授有數不清的相處次數。不論是街頭民主運動、選戰演講場,或是各種活動,見面時他總是給我一份鼓勵與激勵。我常想;廖教授生活在台灣的時間比許多懵 懵懂懂的台灣人短,認同台灣的強度卻更強、速度更快。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廖教授、作家李喬、和我等多人曾研商萬一蠻橫的中國武力犯台時,立即成立共赴國難的組織。當下他和李喬都異口同聲的說:「該好好利用他們的人生剩餘價值,為台灣這塊土地及後代子孫做最後的奉獻」。那種說不出的豪氣與謙虛,實在令晚輩渾身血液沸騰。也記得在登上玉山主峰的前一天,廖教授、作家李喬和我又不約而遇於阿里山上,見面霎那相互訝異的目光和那說不出的喜悅,讓我們幾乎同時說出「你也來了」,廖教授的興奮之情更溢於言表,有如小時候過年穿新衣,那一刻的情境真有「年輕的新台灣人」氣勢。如今這些情景,依然存於我的腦海,唯一的差別是「年輕的新台灣人」已不在這塊他心愛的土地上,與我們共敘與奮鬥。而三年前他所說的「不上玉山主峰,愧為台灣人」依然震撼,只是傷感與懷念卻不斷湧上心頭。
新台灣人雖然身軀遠離我們而去,但他對台灣永不冷卻的情與愛,永存於你我心中,和我們一起實現共同的目標。「有理想的人永遠不會孤獨」,此時此刻我得到更深的體認,廖教授永遠在我身邊,也因為他過去所作的努力與奉獻,讓這塊土地上又誕生了更多的新台灣人,使我們不孤獨,謹此致上至高的謝意與敬意。
最後,我還是要說:「再見!年輕的新台灣人,再見!」
《讀者投書》
《讀者投書》
賴瑞鼎老師:
拜讀「台灣教師」第38期大作「建立生命共同體的新家園」,整體內容無誤,不過標題是否錯引「政治詞彙」?敬請指教。
「生命共同體」一詞來自李登輝總統推展「社區意識」時期的政治詞彙,旨在避開謝長廷最早使用的「命運共同體」一詞。然而以社區意識為主體考量,命運共同體又類似日本「共和國」的普遍用法:既合政治字也合社會字的意涵。「生命共同體」則側重於生物學而顯得突兀,不過由於出身「國家領導人」之口,遂也成為強勢語言,流行不誤。
社區意識原是西方社會走向民主化的庶民意識,也是民主社會中追求自主與付出責任的重要內涵。因此在民主化社會中,必須尊重不同的生命尊嚴,以追求共同的命運或未來;亦即各體生命是互異,但必須互相尊重,不過在共處一社區的生活環境下,追求共同理想的未來。此乃命運共同體較貼切原旨之處。若一再強調「生命共同體」,在政治上最大的悲劇(以現時觀點而言),莫如古代帝王的「殉葬」。從生物學而言,生命共同體」亦只是生物個體器官組織的健康狀態而已,那是個體意識而非群體意識。當然若移用於剛性政黨如列寧式政黨亦差可比喻,昔日蔣家政權時代的教材都還標榜腥風血雨的「清黨」的神聖性,如今已被時代潮流所棄,不是嗎?
簡而言之,民主乃以尊重不同的生命,追求共同的命運的社區意識為出發點的生活方式,以此建立震後的新家園也是「台灣教師」共同的願望吧!祝
教安 弟 林碧堯
《福佬諺語欣賞》
拜讀「台灣教師」第38期大作「建立生命共同體的新家園」,整體內容無誤,不過標題是否錯引「政治詞彙」?敬請指教。
「生命共同體」一詞來自李登輝總統推展「社區意識」時期的政治詞彙,旨在避開謝長廷最早使用的「命運共同體」一詞。然而以社區意識為主體考量,命運共同體又類似日本「共和國」的普遍用法:既合政治字也合社會字的意涵。「生命共同體」則側重於生物學而顯得突兀,不過由於出身「國家領導人」之口,遂也成為強勢語言,流行不誤。
社區意識原是西方社會走向民主化的庶民意識,也是民主社會中追求自主與付出責任的重要內涵。因此在民主化社會中,必須尊重不同的生命尊嚴,以追求共同的命運或未來;亦即各體生命是互異,但必須互相尊重,不過在共處一社區的生活環境下,追求共同理想的未來。此乃命運共同體較貼切原旨之處。若一再強調「生命共同體」,在政治上最大的悲劇(以現時觀點而言),莫如古代帝王的「殉葬」。從生物學而言,生命共同體」亦只是生物個體器官組織的健康狀態而已,那是個體意識而非群體意識。當然若移用於剛性政黨如列寧式政黨亦差可比喻,昔日蔣家政權時代的教材都還標榜腥風血雨的「清黨」的神聖性,如今已被時代潮流所棄,不是嗎?
簡而言之,民主乃以尊重不同的生命,追求共同的命運的社區意識為出發點的生活方式,以此建立震後的新家園也是「台灣教師」共同的願望吧!祝
教安 弟 林碧堯
《福佬諺語欣賞》
田螺趖有痕。Chan5 le5 so5 u7 hun5 。
魚趁鮮,人趁茈。Hi5 than3 chinn,lang5 than3 cinn2。
東港無魚,西港拋。Tangkang2 bo5 hi5,sai kang2 pha。
魚趁鮮,人趁茈。Hi5 than3 chinn,lang5 than3 cinn2。
東港無魚,西港拋。Tangkang2 bo5 hi5,sai kang2 ph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